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無聲的苦難:亞太地區罕見病的認知與管理》報告發布

迫切行動 刻不容緩
終止亞太地區罕見病患者苦難
CSL Behring
2020-07-16 13:33 8076
經濟學人智庫(EIU)于今日發布《無聲的苦難:亞太地區罕見病的認知與管理評估》報告,該報告由CSL Behring贊助,探討了亞太地區五大經濟體(澳大利亞、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在罕見病的診斷和管理所面臨的挑戰。
  • 經濟學人智庫(EIU)今天發布的亞太地區罕見病報告顯示,中國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罕見病患者接受了最佳循證治療
  • 14%的受訪醫護人員在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罕見病患者
  • 在亞太地區,94%的罕見病沒有已獲準的治療藥物[1],患者護理極大程度依賴非醫療服務的支持

上海2020年7月16日 /美通社/ -- 經濟學人智庫(EIU)于今日發布《無聲的苦難:亞太地區罕見病的認知與管理評估(Suffering in Silence: Assessing Rare Disease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in Asia-Pacific)》報告,該報告由CSL Behring贊助,探討了亞太地區五大經濟體(澳大利亞、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在罕見病的診斷和管理所面臨的挑戰。報告強調,改善罕見病管理現狀需要優先處理三大核心挑戰:如何讓患者獲得正確及時的診斷;如何提供經濟援助改善方案;如何為患者提供更多非醫療需求的支持。

全球目前有6000-7000種已知的罕見病。盡管被歸為“罕見病”,但據統計,亞太地區約有2.58億名罕見病患者[*][2],[3],其中約50%為兒童[4]。在中國大陸(根據報告,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除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下簡稱中國),醫學專家普遍將新生兒疾病發病率萬分之一、其他疾病患病率50萬分之一作為定義罕見病的分界線。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預估,中國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罕見病患者,2014年的數據為1680萬[5]

受訪的專業醫護人員表示,由于缺乏相關的臨床指南、批準的治療藥物以及測試或治療所需的資金,平均僅有三分之一的罕病患者獲得最佳循證治療,展示了不容忽視的罕見病患者沉重疾病負擔與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蔻德罕見病中心(CORD)創始人及主任黃如方(Kevin Huang)指出:“在中國,罕見病患者群體龐大,他們大多數未能獲得正確及時的診斷、接受最佳的循證治療和護理。更遺憾的是,社會對罕見病患者的困境缺乏基本認知。經濟學人智庫在這份報告中提出了罕見病管理面臨的核心挑戰,我們希望能夠與政府、醫護人員和其他相關方攜手努力,共同應對,為罕見病患者的生存現狀帶來積極改變。”

除了指出罕見病管理面臨的三大核心挑戰外,報告還建議政策制定者優先關注可在短期內實現的目標,包括更好地收集和使用數據、加強醫護人員培訓、普及現有罕見病知識、與患者組織合作以整合社會資源更好地提供支持等。通過建立更全面、統一的治療方案,才有機會改善罕見病患者的生活, 保障罕見病患者生活質量,緩解經濟負擔,并讓他們在診療決策過程中更為主動,從而改變其未來。

談及報告的發現,主編Jesse Quigley Jones先生表示:“根據此次的調研,亞太地區的醫護人員表示他們亟需更多支持以便能更好地管理罕見病。與此同時,他們也非常希望能夠加強彼此交流和與患者組織的合作,共同改善罕見病患者的醫療護理現狀。隨著公共衛生系統逐漸向一致性及整合性的方向發展,部分經濟體正在考慮制定更完善的醫療政策,同時將罕見病患者的醫療以及社會需求納入考慮。

CSL Behring亞太區市場部、醫療事務和市場準入執行總監Peter Chow表示:“受訪的醫護人員證實了罕見病患者在尋求正確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案時,面臨許多令人沮喪及復雜的挑戰。通過支持這項研究,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對這些不足和罕見病患者尚未被滿足醫學需求的認識。

我們真切地希望報告能夠為社會各界開展針對罕見病管理的討論提供契機,從而履行我們提高亞太地區及其他地區罕見病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量的承諾。”

罕見病在中國:

  • 據中國疾控中心預估,中國是全球罕見病患者最多的國家(2014年為1680萬人)5;其中90%以上罕見病患者的收入不足以支付生活與治療費用。[6]
  • 臨床醫生在職業生涯中遇到罕見病患者的機會微乎其微,但他們依然對自己掌握的罕見病知識非常自信。
  • 在調查中,中國受訪者對醫療系統的響應速度和質量的評分最高;但同時他們也表示,只有24%的罕見病患者接受了最佳循證治療, 是在五大經濟體中占比最低。
  • 37%的受訪者表示,專業醫生資源是否充足“始終是一項重大挑戰”。
  • 少部分受訪者認為,患者組織應不應參與治療方案的制定(18%),以及確定臨床療效研究(15%),這些觀點并未在其他經濟體出現。

亞太地區報告結果顯示:

  • 醫護人員掌握的專業知識是提高罕見病診斷和管理水平的基石。在所有市場,醫護人員都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診斷和管理罕見病患者,因為他們很少遇到此類患者。約1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職業生涯中從未遇到過罕見病患者。因此,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做出正確診斷是醫護人員必須克服的首要挑戰。
  • 患者是推動罕見病管理變革和采取行動的核心,他們需要被聆聽及接納的機會。報告發現,大多數醫護人員并不知道在其所在地區是否有病友組織。患者的聲音是促進改革重要決定因素,唯有了解病患需求,才能規劃最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療及護理方案,并促使醫療和政府機構中的關鍵決策者采取行動。
  • 罕見病患者需要全面的、以患者為中心的照顧并不限于藥物治療。罕見病患者除了健康狀況不佳外,還面臨著許多不同的挑戰,包括與疾病相關的藥物和護理費用帶來的經濟負擔,以及在活動和就業等社會方面的障礙。由于94%的罕見病缺乏獲得批準的治療方案[7],罕見病患者的護理需要非醫療服務的支持,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治療手段缺乏的情況下能夠得到保障。

 

[1]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ction Plan on Rare Diseases. 2018. Available at: www.apec.org/rarediseases/Action-Plan. Accessed May 2020.

[2]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Suffering in silence: Assessing rare disease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in Asia-Pacific. 2020.

[3]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Asia & the Pacific. Population trends. Available at: asiapacific.unfpa.org/en/node/15207. Accessed May 2020.

[4] Batshaw ML, et al. Research into rare diseases of childhood. JAMA 2014;311:1729-1730.

[5] Song P, et al. Innovative measures to combat rare diseases in China. Intractable Rare Dis Res 2017;6:1-5.

[6] Dong D, Wang Y. Challenges of rare diseases in China. Lancet 2016;387:1906.

[7]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ction Plan on Rare Diseases. 2018. Available at: www.apec.org/rarediseases/Action-Plan. Accessed May 2020.


[*] Based on the EIU estimation that 6% of the Asia-Pacific population of 4.3 billion is affected by a rare disease

*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估計,亞太地區有43億人正在受到罕見病的影響,約占地區人口總數的6%

消息來源:CSL Behring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醫藥健聞
微信公眾號“醫藥健聞”發布全球制藥、醫療、大健康企業最新的經營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關鍵詞: 健康護理與醫院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