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7月27日 /美通社/ -- 7月26日,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徐敬惠出席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養老財富儲備系列公開講座”,對于我國養老規劃現存問題和個人養老面臨的兩大風險,徐敬惠認為,儲備養老財富可以通過投資不動產、理財產品和商業保險實現,商業保險有望承擔更多使命、發揮更大作用。
徐敬惠指出,我國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現有替代率低于55%的國際警戒線;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參與率低,參與單位不到全國企業法人單位總數的1%;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業務才剛開展試點工作,覆蓋人群十分有限。由此造成我國養老金替代率低且有持續下行風險,養老缺口較大。與此同時,個人及家庭面臨的兩大風險日益突出,一是長壽風險,實際壽命大幅長于預期壽命,財務準備不足以應對壽命延長后的生活支出;二是健康風險,重疾帶來的額外支出影響生活質量,現有養老財富儲備抵御兩類風險的能力受到嚴峻挑戰,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在比例分布上有待優化。
徐敬惠認為,我國養老體系嚴重依賴第一支柱,國際上成熟國家則三支柱均衡發展,這也是國家從戰略高度鼓勵家庭、個人建立養老財富儲備的深層原因。在這一背景下,普通家庭和個人有三種途徑儲備養老財富:一是投資不動產,通過買房享受房價上漲紅利,但在“房住不炒”政策引導和存量房數量增多的情形下,投資收益逐漸下滑;二是購買理財產品,借用基金、股票等金融產品實現財富保值增值,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利率進入下行通道,保持現有收益率將遇到不小挑戰;三是投保商業保險,用當下的確定性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調查顯示,2017年,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保險和養老金約占三分之一,而我國2015年的比例是15%,商業保險在養老財富儲備方面大有可為。
徐敬惠指出,近年來,保險行業已經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升級逐漸參與到家庭和個人儲備養老財富的多個途徑。在不動產投資領域,保險業推出“以房養老”下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機制設計,全國已有129戶參與以房養老保險試點,參與者每月可領取7000元-30000元養老金;在養老產品領域,保險業推出養老年金等長期儲蓄型保險產品,兼具儲蓄功效并分享投資收益,使受益人在退休后定期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通過“活多久領多久”的產品設計抵御長壽風險;此外,商業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通過對壽險、醫療險、健康險等傳統高杠桿優勢明顯的保障產品進行創新升級,抵御健康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
徐敬惠強調,隨著老齡社會到來,人們對養老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養老財富儲備主要完成了經濟補償的路徑安排,如何將單純的現金給付轉化為高質量、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供給,如何將養老保險與養老服務有機結合,則是保險行業需要深思的課題。大家保險集團已經在這方面開始新的探索,集團于成立一周年之際推出城心養老模式,主打城心養老、誠心服務,位于北京東三環的首厚社區、南二環的友誼社區已經正式運營,通過打通保險產品支付與養老社區服務獲取的通道,將保險利益與養老費用自動匹配,使長者在離家近、離醫院近、離公園近的養老社區,延續有煙火氣息的城市生活。
在回答網友提問環節,徐敬惠就“購買哪類產品可以更好地實現養老財富儲備”“每月花多少錢比較合適”等問題做出解答。對于不同年齡群體的養老規劃,徐敬惠建議網友不僅要從自身,更多是要從家庭視角規劃未來養老儲備,以更好地應對長壽風險和健康風險。
本次講座是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養老財富儲備系列公開講座”第一講,接下來將舉辦銀行業專場、保險業專場、基金業專場和信托業專場直播會議。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成立于 2015 年,成員由政界、學界和業界具有深厚學術功底及重要社會影響力的人士組成,致力于推動我國養老金融事業發展,踐行改善民生福祉的社會責任。徐敬惠是養老金融 50 人論壇核心成員,大家保險集團旗下大家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論壇成員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