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7月29日 /美通社/ -- 7月29日-30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聯合主辦,云計算標準與開源推進委員會、云服務經營自律委員會、網絡風險與保險創新實驗室、混合云產業聯盟支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承辦,中國IDC圈、中通運協辦的“2020可信云大會”在線上盛大開幕。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文生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發布了《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云原生發展白皮書》等一系列重磅成果,披露了可信云最新評估結果,數字農業產業推進方陣在會上正式成立。大會由央視頻、央視新聞移動網、新華社客戶端、IT大咖說、微吼等平臺全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864.1萬次。
聞庫在致辭中指出,云計算已經成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手。當前,我國云計算整體產業呈現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產業政策不斷完善,推動上云不斷深入;二是市場保持高速增長,傳統行業加速轉型。根據中國信通院統計,2019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達38.6%。其中,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689億元,首次超過私有云市場;三是云計算持續改革創新,提升計算與網絡能力。云計算不僅成為承載各行業構筑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基石,同時承擔了信息基礎設施“操作系統”的角色;四是可信云體系進一步完善,信任建設成效顯著。
對于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聞庫指出要從幾個方面推進工作:首先,不斷完善產業生態建設。加大云計算共性開發平臺、共性解決方案支持力度,鼓勵云計算關鍵技術加速創新,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建設;其次,持續深化傳統行業上云。推動傳統行業系統資源和核心業務上云上平臺,加快業務流程重塑、組織結構優化、商業模式變革;最后,夯實云計算支撐保障體系。加快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不斷完善云計算關鍵技術、服務和應用標準體系,持續提高云計算相關服務和產品的可信度,推動與國際主流評測體系的結果互認,為云計算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劉多在致辭中表示,云計算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環節,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關鍵“底座”,已經成為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歷經多年深耕,我國云計算產業呈現出穩健發展態勢,關鍵技術持續創新,如:云原生技術體系不斷豐富,促進應用開發部署敏捷化發展;云架構從中心向邊緣延伸,分布式云成為云計算的新形態;云安全從外部向原生轉變,實現端到端全鏈路安全保障等。
劉多表示,面對新基建加速落地,信通院將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進一步推動我國云計算產業繁榮發展;二是完善配套標準和評估體系,不斷提升云服務產品可信度;三是持續推出權威研究成果,為國內云計算行業引領方向;四是發揮橋梁作用,促進云計算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五是持續加強國際交流,逐步提升國際影響力。
當前,政務云正在快速興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會上發布和解讀了《黨政機關如何采購和建設政務云》一書,指出了政務云建設部署中的挑戰和誤區,比如:在技術指標上,云服務模式與傳統硬件存在差異,規格參數和服務能力等技術指標設定缺乏參考;在商務指標上,采購部門云服務采購經驗不足,定價機制等商務指標設定不清晰;在標準制度上,適應云服務的采購流程制度和標準仍需不斷完善。
“政務云是云計算典型應用行業,采購、建設、安全、成效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點。”何寶宏表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顯示,2020年我國政務云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32億元,政務云用云量增速將超過工業、金融、互聯網等其他行業。“在這一大背景下,政務云采購環節要注意合規、合理,以實現云價值的最大化。”他強調道。
經過數年發展,可信云評估已經成為衡量云服務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評估內容涵蓋基礎服務和軟件、云網融合、云邊協同、安全運維、行業云等眾多領域。
經過數年發展,可信云評估已經成為衡量云計算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評估內容涵蓋基礎云服務、私有云解決方案、行業云、云安全、智能云、混合云、云管、云運維、云網、云邊、企業信用、企業上云、開源治理等類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會上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可信云在最新評估結果。作為大會的重磅成果之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發布并解讀了《云計算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38.61%。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4000億元。其中,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689億元,較2018年增長57.6%,規模首次超過私有云(645億元)。
栗蔚披露了云計算發展的六大關鍵詞,分別是:云原生、SaaS、分布式云、云原生安全、數字化轉型、新基建。同時,深度解讀了與六大關鍵詞對應的六大重要趨勢:1、云技術從粗放向精細轉型;2、云需求從IaaS向SaaS上移;3、云架構從中心向邊緣延伸;4、云安全從外部向原生轉變;5、云應用從互聯網向行業生產滲透;6、云定位從基礎資源向基建操作系統擴展。
今天,數字化轉型趨勢愈演愈烈,數字農業被認為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是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經之路。為進一步推動數字農業產業的發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共同牽頭,充分聯合政、產、學、研、用多方力量,在大會上正式成立數字農業產業推進方陣。
會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計算分公司副總經理李云莊發表題為《云網融合打造新基建數字化底座》的主題演講,指出“5G+云+AI”將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帶來顛覆性創新機會,分享了中國電信以5G賦能城市安全、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的成功實踐。
北京中油瑞飛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數字化能力中心總經理高志國圍繞《夢想云驅動油氣行業數字化轉型》展開了分享,介紹了中國石油夢想云的打造歷程,以及如何通過統一的云技術平臺和統一的數據服務,推進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
騰訊云智能制造總經理梁定安帶來了《工業互聯網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注入云動能》的主題演講,介紹騰訊工業云為企業客戶提供技術架構與數據服務的創新思路與解決方案。
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工業互聯網總經理龐松濤發表了題為《浪潮云洲 -- 打造可信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主題演講,介紹了浪潮全面打造云洲工業互聯網平臺2.0,助力行業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
申通快遞運維總監徐春輝圍繞《云原生架構,撐住了申通千萬級包裹流轉》,深入探討了云原生架構給物流行業帶來的價值,分享了申通打造云原生構架的先進實踐。
隨著云服務加速普及,云原生快速興起。中國信通院調查顯示,云原生采納率不斷提升,容器、微服務、中間件等云原生技術體系不斷豐富,促進應用開發部署敏捷化發展。針對業界關注的這一重要趨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副主任陳屹力在會上解讀中國信通院最新研究成果 -- 《云原生發展白皮書》。
除了主論壇,本屆大會還開設了“企業SaaS”、“多云和混合云”、“云安全安全云”、“行業云的新基遇”等多個分論壇,來自國內外研究機構、知名企業、行業組織的嘉賓共話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