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8月4日 /美通社/ -- 宏利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焦慮和不確定性,中國的保險消費者為保障身心健康而開始采取更積極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迅速地適應了充分擁抱數字化科技的日常生活。
此次由宏利發起的宏利亞洲關懷調查(Manulife Asia Care Survey)于五月下旬進行,其中包括購買過中宏保險或其他保險公司保單的中國消費者。雖然大部分中國受訪者仍然擔憂疫情對經濟發展和個人財富的長期影響,但相比其他亞洲市場,中國受訪者對未來六個月的疫情趨緩表現出了更加樂觀的預期。
調查結果顯示,僅11%的中國保險消費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將在2020年下半年變得更加嚴重,遠低于41%的亞洲地區平均預期水平。中國受訪者相對樂觀的預期也反映了中國政府在防控疫情方面的有效舉措和成果,自今年3月以來,中國的新冠肺炎病例數從早期的每日新增4000至5000例迅速降至近期每日不足100例。此外,6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目前他們仍擁有能滿足六個月以上日常花銷的儲蓄,該比例亦遠超此次調查覆蓋的亞洲地區其他市場,這也進一步支撐中國消費者相對樂觀的情緒。
除了對于未來數月相對樂觀的預期,自疫情爆發以來,此次調查中的大多數中國保險消費者也逐漸養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這些新的生活習慣都是基于對健康生活的重視,以及互聯網和數字化工具更多的運用。
對于身心健康的強烈關注
在中國,55%的受訪者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已找到有效方法提升身心健康,此外,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開始更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此調查結果顯示,公眾通過疫情進一步提升了健康意識,人們的生活習慣無疑也發生了改變。
“為公眾提供健康保障是中宏保險的核心業務,也是我們的戰略重點。”中宏保險首席執行官張凱表示,“客戶關懷調研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關注點和需求點,推動產品與服務的更新迭代。例如,近期中宏保險與全球知名再保險公司法國再保險攜手合作,首次在壽險產品之外附加了法再獨有的‘健康減齡指標BAMTM’算法,通過中宏保險MOVE平臺,實現創新產品理念和動態健康管理的完美結合,促進消費者實現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的醫療衛生支出處于持續增長趨勢。2017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達到5.16萬億元,醫療費用支出總額中個人支出占近30%,而商業健康保險僅占3%;相比之下,美國健康醫療支出中商業保險占比高達40%,而個人支出僅占11% 1。
除了健康方面的需求,39%的中國受訪者表示疫情也促使他們相比以往更加頻繁地檢視和管理個人財務狀況,并且他們預計在未來的18個月內仍將持續這個習慣。同時,受訪者表示主要通過數字化平臺完成個人財務管理。在疫情期間人們所促成的其他習慣還包括通過線上渠道購物意愿的提升(66%),使用在線聊天、移動支付等數字化服務(60%),以及通過數字化工具瀏覽新聞(48%)、線上社交(46%)等等。
疫情加速數字化工具應用
在中國市場中,生活方式的數字化日新月異,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更加速了這一趨勢。目前看來,至少部分數字化生活習慣的轉變將是永久的。同時,中國消費者本身對于電子商務、數字銀行和保險購買的熟練使用也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于相關服務和平臺的信心。
調查顯示,亞洲地區有62%的受訪者表示有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購買新的保險產品。中國消費者對于這一問題的態度則更加明顯,74%的受訪者表示有計劃購買新的保險,其中重疾險(37%),住院醫療險(30%)和非住院醫療險(33%)是他們最優先考慮的購買選項。
無論是消費者對保險意識的加強,還是使用數字化渠道的意愿,這些發現都意味著中國的保險消費者會更多的使用保險公司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以實現更全面的保障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