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年8月26日 /美通社/ -- 隨著數據中心計算力的提高,對于新建的數據中心而言,最大的資金投入不是建筑本身,而是保證電力供應的設備成本以及機房制冷成本。計算密度的增加已經讓一些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項目資金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這其中制冷系統占了很大比重。液冷如何給“火熱”的數據中心“退燒”?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難題。浪潮冷板式液冷數據中心以冷板液冷服務器為核心,采用風液混合冷卻架構,液冷解熱量占系統總制冷量的80%以上,可極大降低數據中心系統PUE。
再大的風也吹不冷滾燙的“芯”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促使高密度計算興起,服務器性能的持續提升,帶來了能耗的大幅增長。傳統的風冷已經無法滿足高密度計算的發展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液冷技術開始受到業界的青睞。和傳統的風冷技術相比,液體導熱能力是空氣的25倍,同體積液體帶走熱量是同體積空氣的近3000倍。其次,同等散熱水平時,液冷噪音水平比風冷噪音降低20-35分貝。另外在耗電量方面,液冷系統約比風冷系統節省電量30%-50%,這使得數據中心有望擺脫地理位置等環境限制,順應物聯網等應用所需要的邊緣數據中心小型、分散和靠近用戶的需求。
有一種驚艷叫“冷板式液冷”
目前,國內傳統的風冷數據中心普遍面臨兩大困境。一是能耗問題,能源消耗巨大,其中空調能耗占比較大,導致數據中心PUE居高不下,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二是高密度支持問題,傳統風冷機房允許的單機柜功率密度較低,一般在3~5kW/柜,而高性能、AI等場景要求20kW/柜及更高的功率密度。
針對節能冷卻和高密度支持的雙重需求。浪潮冷板式液冷數據中心通過冷板直接接觸服務器的發熱元件、節省了空氣換熱環節,提高末端供水溫度,進而將制冷系統的能耗大戶壓縮機省去,可實現降低制冷系統PUE的目的。其中冷板式液冷服務器采用冷板對發熱量較大的元件(如CPU/GPU/DIMM)等進行冷卻,從而實現服務器的高密度布置。
冷板式液冷如何為數據中心“退燒”
浪潮冷板式液冷數據中心產品線涵蓋了液冷機柜、緊湊型微模塊液冷數據中心、單排微模塊液冷數據中心、雙排微模塊液冷數據中心等一系列不同規模的液冷數據中心產品。
以雙排微模塊液冷數據中心為例,兼容風冷服務器,允許冷板液冷服務器和風冷服務器的混合搭配;通過冷通道封閉,提高風冷效率;CDU、空調、配電均為冗余設計,提高可靠性;機柜可增可減,配置方式靈活。通過這一系列方式,雙排微模塊液冷數據中心PUE低至1.2,與同等IT功耗的普通風冷數據中心(PUE2.0)相比,每年可節約電費高達200萬元;同時,冷板式液冷服務器正常運行時CPU溫度更低,從而可以獲得更長的使用壽命;液冷的助力也降低了服務器風扇的轉速,從而大大降低了數據中心內的噪音。
浪潮引領液冷生態變革
從風冷到液冷,改變的不僅僅是制冷方式,而是整個數據中心的生態。一旦數據中心的制冷方式從風冷轉為液冷,那么隨之發生改變的還有服務器的設計,以及整個數據中心的設計。在這方面浪潮已提前布局,浪潮新一代板上液冷的2U4節點高密度服務器i24M5-LC,可支持構建PUE<1.2的大規模水冷服務器數據中心。同時浪潮推出可移動的機架式CDU,可與i24M5-LC快裝對接,快速組建完整的液冷服務器系統,為客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移動式液冷集群方案。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套快裝式可移動液冷集群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液冷系統難于部署的問題,為客戶提供了經濟高效的液冷集群方案。隨著液冷技術進一步完善,生態系統進一步成熟,還將引發一連串的“液冷變革”,浪潮顯然已做好了引領變革的準備。
數據顯示,到2023年,全球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達到45.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27.7%,液冷的春天已悄然來臨。浪潮是全球領先的AI和HPC計算力廠商,擁有靈活多樣的計算平臺、功能強大的軟件工具和框架、對多行業應用的洞察與優化能力,通過創新設計為世界范圍的客戶提供領先的計算設備,已成為眾多科研機構與商業公司優選的合作伙伴。在業界對能耗和綠色計算日益重視的環境下,浪潮將持續深耕液冷數據中心,攜手行業用戶,共同引領未來的“液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