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9月23日 /美通社/ -- 作為2020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之一,2020中歐人才論壇于9月17日在北京舉辦。中歐人才論壇由中國駐瑞士使館和瑞士德科集團(The Adecco Group)于2018年共同發起,已在蘇黎世舉辦兩屆,在加強中歐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和良好的社會反響,此次第三屆中歐人才論壇首次在京舉辦。
本次論壇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德科集團(The Adecco Group)主辦,北京外企服務集團(FESCO Group)、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承辦,中國駐瑞士使館、北京大學協辦,采取“線上+線下”形式召開,以“共享、共生、共贏 -- 構建全球人才流動治理新體系”為主題。論壇邀請到中歐院士專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高校校長、國際組織負責人、歐洲在華和國內知名企業及研究機構負責人等200余位嘉賓出席,為推動全球人才交流合作,構建全球人才治理體系建言獻策。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魏小東致辭,**盧彥主持開幕式,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洪騰、中國駐瑞士聯邦特命全權大使王世廷、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德科集團CEO阿蘭·德海茲(Alain Dehaze)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在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就加強國際合作,培養人才進行演講。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讓-皮埃爾?索維奇在線介紹了研究團隊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構建索烴和輪烷的探索,并分享科研團隊合作、年輕科學家培養等方面經驗及建議。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報告負責人布魯諾介紹了當前全球人才生態系統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打造國際化人才發展生態的建議。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局長桂生以“中關村人才特區:全球人才‘共享、共生、共贏’的生動實踐”為主題,回顧了中關村人才特區的五輪改革創新,解讀了全球人才發展的“共享、共生、共贏”理念。
圓桌對話環節,論壇圍繞“疫情下全球人才交流合作面臨的挑戰、機遇和建議”開展。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米歇爾?馬約爾,國際移民組織駐華代表柯吉佩,蘇黎世大學校長邁克爾?舍普曼,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德科集團CEO阿蘭·德海茲(Alain Dehaze),北京外企服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一諤參加對話,探討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進一步推動全球人才交流合作。
德科集團在本次論壇上,分別與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和北京外企服務集團簽署了備忘錄與協議。通過與北京市人才工作局簽署的《關于聯合舉辦中歐人才論壇合作備忘錄》,建立起論壇長期合作機制,努力打造國際化、專業化人才交流合作平臺,拓寬北京市引才引智渠道。另一方面,與北京外企服務集團簽署了《關于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并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重點開展高層次人才培訓培養業務,致力于為企業提供職業轉型和人才發展服務。
同時,北京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與北京外企服務集團在論壇上聯合發布了《城市人才粘性指數報(2020)》。指數選取了全球29個標桿城市(亞洲14個,歐洲11個,北美洲4個),從經濟基礎、創新潛能、文化開放、生態健康、社會福利、公共生活6個維度進行分析評價,提出人才粘性指數排名榜單,分析規律特點并提出改進建議。
在論壇上,德科集團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介紹AI(人工智能)在人才招聘中的應用。雖然大家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已經普遍接受AI的存在,但它在應用于人才招聘時仍存在許多缺陷。鑒于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重大影響,以及關于包容性和反歧視的討論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各方必須確保AI是可以幫助糾正偏見而不是放大。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