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11月16日 /美通社/ -- 如果要解決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科學無疑將為人們指引方向 -- 這也是過去不平靜的一年為人們帶來的啟示。當下,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注科學,希望了解科學相關的最新信息,并日益重視STEM教育。3M最新發布的2020科學現狀指數(State of Science Index)年度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不同國家的受訪者中,中國受訪者對科學的興趣創新高,并認為科學對未來社會的發展大有裨益。
今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科學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上升。2020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仍是公眾首要關注的議題,而這需要更多人投身STEM相關事業,也需要社會各界攜手解決這些問題。
“面臨重大公共健康危機之際,科學對世界各國的人們來說也就顯得更相關、更可信與更重要。”3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羅曼(Mike Roman)表示,“倡導科學對3M公司而言是重中之重,但這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公司自身。我們傾力關注人們最為關心的議題,包括:疫情防控、可持續發展、社會正義和STEM教育平等。科學現狀指數調研結果顯示,人們希望并期待科學讓生活變得更好,而3M正致力于從這些大家關注的重要議題著手,以創新科技改善大家的生活,這也正是3M企業愿景的核心所在。”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全球對科學和科學家的信任達到了科學現狀指數調研啟動三年來的最高水平,89%1的全球受訪者表示他們信任科學。在接受調查的11個國家中,中國民眾對科學的信任度位居第一,9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信任科學。在公共衛生危機面前,人們對科學的重視程度居高不下,調查顯示,中國對科學的認可度常名列前茅。總體而言,92%的全球受訪者認為,人們應該采用科學手段以幫助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這一數字也表明,全球受訪者在這一點上都取得了高度一致。尤其是在中國,有96%的中國人認為在這段特殊時期大家應該遵循科學依據。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更敏銳地感知科學、認可科學的價值
以往的調查顯示,全球公眾對科學仍存有一定疑慮,但近來人們開始越來越意識到科學的價值。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疫情期間全球對科學的懷疑態度從去年的35%下降了7個百分點至28%。在中國,人們對科學的重視程度也有所回升,但依舊存在阻礙;疫情前后,人們對科學的懷疑態度一直維持在33%的水平。
盡管如此,就中國的調研數據來看,無論是在個人層面還是在社會層面,科學的重要性在今年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首先,77%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科學對整個社會非常重要。其次,60%的受訪者認為科學對日常生活非常重要。這兩個維度的受訪數據較去年而言,都取得了兩位數的增長。放眼全球,所有受訪者幾乎一致認為,不重視科學將會帶來負面影響(中國89%對全球82%)。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約四分之三的中國人傾向于認為科學在解決公共衛生危機中發揮關鍵作用(中國78%對全球80%),并認為科學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中國77%對全球82%)。在中國,79%的受訪者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他們更愿意倡導科學,這一比例顯著高于全球的54%。由此可見,全球和中國達成了一致共識,即科學有助于解決全球挑戰,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人們更樂于去倡導科學。
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仍至關重要,醫療健康與環境成為首要的社會議題
人們希望科學能夠解決可持續相關的問題,與此同時,醫療健康與環境保護兩個社會議題在調研報告中上升到了前幾位,被認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當被問及不重視科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全球最關注的是健康風險(中國52%對全球68%),緊隨其后的是環境影響(中國52%對全球67%)。
在今年的調研中,82%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找到應對新冠病毒和未來病毒的治愈方法是當下全世界的首要目標,同時48%的中國受訪者希望能夠找到解決方案,幫助將氣候變化的影響降到最低。在疫情之前的調研中,中國受訪者普遍認為,為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科學需要首要關注的兩大問題是改善空氣質量(中國45%對全球37%)和助力循環經濟發展(中國44%對全球35%)。
疫情之前開展的調研中也匯總了人們最希望企業解決的可持續發展優先事項,其中包括:在產品開發中使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使用可再生能源為設施提供動力、減少產品中的塑料用量,以及減少廢料。總而言之,即使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這樣新的社會議題,人們對環境議題的關注也并沒有降低。
創造獲得STEM教育的機會,為未來的科學進步注入動力
在解決醫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等全球挑戰方面,獲得良好的STEM教育機會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中國人認為STEM教育很重要,尤其是在疫情暴發以來,他們認為STEM相關的職業將有益于社會的未來發展。疫情后的調研數據顯示,79%的受訪者更傾向于認為世界需要更多STEM相關工作的從業者,進而為未來社會發展帶來裨益,而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STEM教育至關重要。
在中國,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學校時2,學習科學曾受到阻礙。其中,57%的受訪者認為一部分原因是學校課程設置中缺少科學相關課程,這一比例遠高于全球的36%。而就STEM教育而言,社會弱勢群體更有可能對自己的科學知識缺乏信心。針對這一問題,48%的中國受訪者希望企業能著手幫助弱勢群體學生增加獲取高質量STEM教育的機會,這一數據遠高于全球的36%。為此,從2018年起,3M中國不僅在隨遷子女集中就讀學校設立了STEM教育基地,定期邀請員工志愿者為學生帶去融合3M創新科技和STEM教學理念的科學互動課堂。在過去數年間,3M還堅持在暑期向學生開放3M中國研發中心,邀請他們參觀與體驗。截至目前,3M中國已累計有900多人次的志愿者參與了相關活動,總服務時間超過2300個小時,并累計為50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帶去了溫暖與關愛。
為進一步激發青少年探索科學的熱情,3M在中國發起了“科學總動員”系列創新科普活動,鼓勵孩子們保持好奇心,積極思考,勇于實踐。疫情前的調查顯示, 4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科學應該更多地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以激勵學生從事與STEM相關的職業,同樣有46%的受訪者認為科學應當被定位為一個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平臺。為此,3M在“科學總動員”活動中,融入了互動科學課堂、動手實驗與多元體驗活動,希望以互動體驗的形式更好地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3M素以創新聞名于世,并持續以科技改善著大家的生活,與此同時,我們也一直在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發展,希望將創新精神傳遞給下一代。”3M大中華區總裁瑋莫林表示,“通過‘科學總動員’系列活動,3M期待能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培養青少年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激發青少年發明創造的熱情,為培養下一代的創造力盡己之力。”
緊密協作,共同解決全球挑戰
政府與企業的合作被視為通過科學解決方案推動社會切實變革的關鍵契機之一。人們期待像3M這樣的企業能夠發揮自身所長。面對2020年的重大挑戰,中國受訪者最希望企業配合政府,共同倡議有助于化解全球性挑戰的政策(57%)。在疫情當下,人們希望企業優先重視對未來流行病、大規模疾病暴發的防控(中國50% 對全球 61%)。協同合作視為解決全球挑戰的關鍵一環,被寄予厚望。在中國,人們希望政府能夠與企業攜手合作,共同制定長遠的解決方案。
大眾希望用科學解決當下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為此,持續倡導科學,投資于科學,緊密協作推動科普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才能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欲了解有關2020年3M科學現狀指數疫情前后調查結果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go.3M.com/cn/scienceindex。
1 使用9個國家的全球跟蹤平均數據來比較在所有之前研究中被調查的國家的跟蹤數據。詳細信息請參閱完整的研究方法論。
2 不包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