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2020年12月1日 /美通社/ -- 12月1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以下簡稱“TUV萊茵”)在上海舉辦“半導體功能安全與網絡安全技術、標準和實踐分享交流會”,多位業界技術專家圍繞半導體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發表演講。此次交流會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的方式,吸引了業內眾多安全經理、產品工程師、系統和軟硬件開發人員參與,共同保障智能汽車的全面安全。
隨著汽車安全技術的進步,市場對電子控制系統可靠運行和失效后仍可運行(fail-operational)的需求顯著提高。同時,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推進,加速了汽車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和網絡安全標準ISO/SAE 21434在半導體行業的滲透。
會上,TUV萊茵大中華區工業服務與信息安全副總經理張云禧聚焦“半導體產品的功能安全”,從半導體產品出現故障的原因、功能安全標準評估流程,以及如何評估安全機制、關聯失效分析和FMEDA報告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
盡管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2018已發布了針對半導體領域的指南,但由于芯片復雜度和集成度高,功能安全在實際開發過程中的實施仍然充滿了挑戰,如功能安全分析的開展、安全機制的設計等。來自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魏斌介紹了芯馳科技在功能安全開發過程中的經驗,探討了功能安全在車規SoC芯片設計中的實踐與挑戰。來自加特蘭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宋宇則分享了加特蘭微電子在符合ISO 26262的車規芯片開發與認證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及心得。
為了滿足全自動駕駛高速計算能力、海量數據處理與快速響應等性能要求,大量先進工藝集成電路將被裝上汽車。這與過去汽車產業要求“簡單化”的思維相比,是一個巨大的轉變。然而,車載電子在可靠性上還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車載電子的工作壽命需要大幅增加、先進工藝芯片裝上車會發生失效模式等。蘇試宜特(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汽車電子可靠性負責人葛金發在演講中指出,車用電子將面臨可靠性零缺陷的挑戰,只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可靠度才能建立消費者對車廠的信心。
隨著汽車邊界的無限延伸,車輛已從傳統的機械類產品向電子、軟件、智能終端融合發展,為了確保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安全,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企業和軟硬件供應商都須提前做好準備。TUV萊茵大中華區工業服務與信息安全副總經理郭方方以“半導體芯片的硬件網絡安全”為題,就“什么樣的芯片需要考慮網絡安全”、“為什么芯片要考慮信息安全”進行了講解。她還分析了對微芯片的侵入式攻擊及關鍵防御技術和相關標準。
TUV萊茵作為汽車功能安全與網絡安全檢測認證領域的領導者,憑借豐富的技術沉淀和經驗積累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涵蓋ISO 26262、ASPICE、ISO/SAE 21434、TISAX、隱私保護(GDPR)、滲透性測試等,致力于守護智能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