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0年12月4日 /美通社/ -- 12月4日,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發布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摘要(以下簡稱“報告”),公布了近年來伊頓紀德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其面向中國偏遠鄉村的公益項目已累計惠及全國六千所鄉村小學,在新商業文明時代探索實踐企業“從利潤到價值”的發展理念。伊頓紀德創立11年來,累計服務了全國31個省市近4000所學校,早在2014年彭博《商業周刊》封面就曾報道伊頓紀德品牌“銷售額和產量在中國校服行業排名第一”,至2020年其校園服飾年度供應量已超千萬件。由于伊頓紀德在校服細分領域打破行業瓶頸的創新性經營,品牌模式也入選了全國大學百優MBA案例教材。
報告顯示,伊頓紀德為幫助改善當下鄉村教育困境,面向全國鄉村小規模學校長期開展“故事田”兒童哲學公益項目、“我請你做夢”、“美的守護”、“暖燭行動”等新衣公益項目;同時利用裁損耗料開展UPCYCLE環境友好項目,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鄉村婦女脫貧。今年疫情發生后,伊頓紀德還積極籌措各類防疫物資、協調網絡教育資源,助力湖北武漢中小學線上復課,并持續助力全國各地中小學返校復課及日常防控工作。
1月27日,教育部正式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伊頓紀德第一時間聯合蒲公英教育智庫緊鑼密鼓向武漢及其他湖北地區合作學校推出在線教學解決方案 -- 《“停課不停學”-- 學校互聯網+教學體系搭建》課程,惠及52所湖北地區學校近300名教師,助力相關學校實現“停課不停學”。
得知湖北在一線從事抗疫社區服務的教師們急需防疫物資時,伊頓紀德組建專項小組突破物流停運、工廠停工等考驗,籌措口罩29000個、防護服1832套以及手套、藥品蛋白粉等物資于1月底運抵武漢當地的學校。截至目前,伊頓紀德已向全國范圍內需要物資支持的中小學校免費發放專項防疫關懷包千余套,累計捐贈成人口罩62萬枚、蘇美達利兒兒童口罩100萬枚、杜邦防護服近2萬套、3M護目鏡超過2000支、蘇美達佳孚清洗機610臺,惠及全國范圍超過1500所學校,得到廣泛的贊譽并形成良好的社會影響。
報告還顯示,在伊頓紀德的推動下,“故事田”兒童哲學公益項目,已惠及全國30個省,156個市縣,4200所村小50萬余名村小師生,正在用一個個故事點亮一個個村莊;通過“美的守護”、“暖燭行動”、“我請你做夢”等服裝公益捐贈項目,累計捐贈服飾30萬余件,為村小師生帶去學生裝、禮師服,惠及全國3000余所村小師生。此外,伊頓紀德通過Upcycle項目改造自有裁損、殘次淺色襯衫23062件,號召供應商捐贈耗料及殘次淺色襯衫5987件,累計為地球升級利用了超過29000米淺色純棉耗料,并幫助貴州黔東南地區40余戶鄉村婦女實現家門口脫貧,減少當地留守兒童數量。
在《新商業文明》中,全球領先的管理思想家烏麥爾·哈克指出,“21世紀的商業必須為了明天更好地貯存、積攢每一種生產資源,其準則和戒律就是必須將經濟損害降至最低,將真正的經濟價值創造提到最高”。
江蘇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鋒介紹,品牌成立之初即從中國校服需要變革的實際問題著手,“掀開教育的一角”,以校園服飾變革的觸點,以美的感受和穿著體驗潤澤童心。在伊頓紀德的理解中,校服是一個媒介、載體、道具,最終是為了傳遞教育的價值與美。他認為,在談到企業社會責任時,很多人片面理解為社會公益事業、獻愛心等,這是對企業社會責任內涵的線性思維。“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是做犧牲,而應該是用企業核心力量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真正的價值”。
伊頓紀德團隊將這一認識嵌入到企業自身發展的基因中去,嘗試把行善設計到商業模式之中,領受新時代賦予企業的社會責任,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順勢獲得相應的發展與回報。也因如此,伊頓紀德品牌自2009年創立以來,受到越來越多家長和學校的認可,十年間銷售規模增長了108倍,呈現出高質量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