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1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的目標;并將開展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新型模式培育行動、產業系統發展行動等11項重點任務,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數據驅動 工業互聯網激發制造業新業態新模式
制造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根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成為重中之重。面對不確定環境和新發展格局,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唯有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新技術賦能,加快數字化覺醒,不斷進化,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才是制勝之關鍵,而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是重要抓手和強大動力。
浪潮認為,工業互聯網通過發揮廣連接優勢,驅動創新資源的快速匯聚和高效共享,從而提升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在企業內部,通過橫向連接,打通人、財、物、產、供、銷各環節,以及設備、產線、生產和運營系統等要素,提升生產率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打造智能工廠,塑造數據驅動的智能生產能力;其次,通過縱向連接,打通企業內外部產業鏈,提升協同能力,實現產品、生產和服務創新,塑造數據驅動的業務創新能力;最后,匯聚全價值鏈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轉型,打造面向產業的生態體系和平臺經濟,塑造數據驅動的生態運營能力。換言之,工業互聯網基于數據驅動的全連接推動企業形成一張“大網”,改變了信息鏈接范圍,轉變了工業業務模式,催生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這與《行動計劃》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不謀而合:到2023年,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普及。
加快推動智能制造 以工業化效率低成本滿足個性化需求
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是發展目標,工業互聯網是實現目標的可行路徑。浪潮認為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從產品為中心向用戶為中心轉變,實時感知并滿足客戶需求,在保證效率的基礎上,低成本的滿足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需求。
發展智能制造是浪潮重要的戰略方向之一;浪潮擁有先進制造業模式經驗、強大云平臺支撐能力,服務制造企業信息化30余年,形成了涵蓋IaaS、PaaS、SaaS的整體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聯合國內制造業龍頭打造了一批數字化轉型示范,如東方電氣、中鐵工業、濰柴動力、云內動力、北汽股份、偉星股份等,遍布大型裝備制造、離散制造、流程制造等領域。
偉星集團通過與浪潮合作,打造了以客戶為中心的C2M的制造模式,客戶可以自由選配拉鏈顏色,材質和樣式,偉星可以按單制造,實現了拉鏈行業的“私人定制”。在建設過程中,還引入了實時訂單成本等管理會計工具,實現了由原來每天只能接400個單子到現在每天能夠接1500個單子,設備利用率由過去的60%提升到了80%,現在眾多拉鏈行業龍頭均向偉星學習。
中鐵工業建設的鋼橋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率先引進了5G技術,以鋼橋梁重要部件 -- 頂板單元生產線為試點,建設5G智能車間。而借助浪潮智能制造,中鐵工業建成集團級數據池、智慧裝備一體化的信息管控平臺和智能制造車間,打通商務營銷、研發設計、供應鏈、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條,打造鋼橋梁、盾構、道岔三大智能示范工廠。作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賦能者”,未來浪潮云ERP將繼續通過云、數、智賦能新制造,為企業提供體驗、共享、智能、開放的數字化服務,加速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