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健康報》:合理用藥 中國行動 | 規范用藥是“慢呼”管理的關鍵

《健康報》
2021-03-09 14:21 5285
近日,在由健康報社主辦、葛蘭素史克支持的合理用藥 中國行動 --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規范診療專家研討會上,多位臨床及藥學專家就此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呼吁建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管理新模式。

北京2021年3月9日 /美通社/ -- 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帶來的沉重負擔,越來越受到重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行動也成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中的專項行動。但事實上,我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診斷率、規范化治療率等,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

近日,在由健康報社主辦、葛蘭素史克支持的合理用藥·中國行動 --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規范診療專家研討會上,多位臨床及藥學專家就此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呼吁建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管理新模式。

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13.7%

慢阻肺、哮喘是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典型代表。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沈寧介紹,慢阻肺通常由有害顆粒或氣體暴露引起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所致,特征為持續存在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

研究顯示,我國40 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13.7%,但只有2.6%的慢阻肺患者知曉自己患病。

沈寧給出一組更加確切的數據:我國慢阻肺診斷率為23.61%~30%,僅有1/3 的慢阻肺患者通過肺功能檢查確診。同時,我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接受吸入藥物治療的情況也不樂觀。

這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相對較低相關。據介紹,約70%的三級醫院已開展肺功能檢查,而欠發達地區大醫院和大部分基層醫院仍未設置肺功能檢查項目。此外,二級以下基層醫院還存在吸入藥物配備不足的情況,基層醫生對吸入治療的認知程度也較低。

在疾病負擔方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劑科主任華國棟介紹說,根據相關研究,我國慢阻肺患者的年人均總直接費用達1.33 萬元,約占家庭稅后年平均收入的40%,其中年人均直接醫療總費用達1.17 萬元。

長期規范化用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等特點。中老年患者往往患病周期長、反復急性加重,并伴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預后和生活質量。

“堅持長期規范化用藥十分關鍵,不僅可以改善癥狀,避免并發癥,還有助于降低急性加重風險。”航天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劉樺表示。

華國棟進一步解釋說,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療目標主要是,盡量減少因急性加重引發的不良影響,預防急性加重的發生;穩定期的治療目標主要是,減輕癥狀和降低風險。

而藥物治療的作用在于,預防和控制癥狀,減少急性加重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提高運動耐力和生命質量。“超過80%的急性加重患者可以在門診接受藥物治療,包括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和抗菌藥物等。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是慢阻肺穩定期治療的首選藥物。”華國棟表示。

吸入療法藥物直接作用于肺部,具有起效迅速、療效佳、安全性好的優勢,國內外相關指南一致推薦其作為慢阻肺和哮喘一線基礎治療方法。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張蘭注意到,一種短效支氣管擴張劑被納入第四批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藥品范疇。“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吸入劑被納入國家集采。屆時,將給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用藥帶來深刻影響。”張蘭表示。

發揮臨床藥師作用推動正確使用吸入劑

慢阻肺長期治療的一線藥物包括吸入長效支氣管擴張劑、長效β2受體激動劑、長效膽堿能拮抗劑,以及在此基礎上聯用吸入糖皮質激素。

無論選擇哪種藥物治療,治療依從性都是治療成敗的重要影響因素。研究顯示,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可以降低60%的慢阻肺死亡風險和42%的急性加重住院風險。

而我國慢阻肺的治療依從性亟待提高。其中,提高吸入技術的普及率是重要手段之一。因為,吸入裝置錯誤操作與慢阻肺癥狀控制不佳顯著相關。但由于吸入裝置使用存在一定難度等原因,吸入治療在我國的普及程度一直未得到明顯改善。

“約2/3的患者不能完全掌握吸入裝置使用方法。”劉樺建議,將吸入技術及其應用依從性評估,納入慢阻肺疾病管理。

實際上,航天中心醫院已經先行先試,將臨床藥師用藥宣教環節納入慢阻肺疾病管理,通過學習討論的方式,提高臨床藥師專業水平,使其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從而提高慢阻肺患者用藥正確率。

具體來說,臨床藥師主要負責:告知患者規律用藥、正確用藥的重要性;了解患者既往使用方法,告知存在的問題;向患者詳細演示具體使用方法,并告知使用注意事項;觀察患者實際使用情況,指出使用時存在的問題。同時,該院臨床藥師還通過參與查房,了解患者診療方案,熟悉患者疾病控制情況等,為醫生提供藥學建議。

“臨床藥師在規范合理用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指導戒煙、規范吸入技術等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協助醫生共同做好慢阻肺的疾病管理。”華國棟認為,各部門應攜起手來,共同解決慢阻肺疾病管理問題。他強調,在此過程中,臨床藥師不可或缺。

而要想讓真正有價值的藥物在臨床得到更好的應用,發揮更大的價值,同樣需要政府、社會、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等多方的努力,催生涵蓋藥物使用等內容的疾病管理新模式,提升藥物的可及性。同時,還要積極推動疾病指南的落地推廣,加強基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早診早治、宣教和管理,進而提升我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水平,進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會上,圍繞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規范化診療,北京市昌平區醫院副院長李向欣、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董杰、應急管理部應急總醫院藥劑科主任李靜、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北京懷柔醫院藥劑科主任李振知、北京北亞骨科醫院藥劑科主任賈麗華等專家,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本文撰稿:《健康報》首席記者 劉志勇

紙媒期刊號:2021年3月5日刊第6版

消息來源:《健康報》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醫藥健聞
微信公眾號“醫藥健聞”發布全球制藥、醫療、大健康企業最新的經營動態。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關鍵詞: 健康護理與醫院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