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2021年10月22日 /美通社/ -- 醬油,這個家家戶戶廚房里都有的美食伴侶,它有著怎樣的故事?從原料到化為菜肴中的精華,需要經過多少道工序?經歷多少天?帶著這樣的疑問,10月20日,國際廚師節當天,李錦記聯合美食達人“茉莉”走進新會生產基地,探秘一瓶醬油的誕生之旅,并邀請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挑戰“僅用李錦記薄鹽頭道醬油烹制一道菜”,解鎖醬油的終極應用。
誕生 從黃豆到生抽 經過30多道工序淬煉
“一瓶醬油有著怎樣的故事?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一起走進醬料世家李錦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探索醬油的奧秘。”隨著美食達人“茉莉”的開場,網友跟著鏡頭的移動,展開了一場“工廠云參觀”。
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內,曬場上一個個三層樓高的醬油缸給“云端”的網友帶來了極大的視覺沖擊。
像這樣的醬油缸,整個新會生產基地一共有3000多個,容量從30立方米到125立方米不等,相當壯觀。而在醬油缸的上方,縱橫交錯的管道網絡也十分四通八達,醬油經過這些不銹鋼鋼管輸入發酵缸,歷時幾個月的陽光直曬,發酵完全后進入罐裝線自動包裝 -- 由蒸煮到灌裝、封蓋的過程都是在衛生的環境下進行,整個醬油的灌裝過程為高溫灌裝。李錦記每天生產前后都對生產使用的容器、管道進行清洗,確保產品質量。
而這僅僅是整個醬油生產環節中的一小部分,為確保醬料的鮮味,李錦記從源頭抓起,派出質量專業團隊實地監控黃豆種植,經過層層嚴密篩選,選出大小均勻的非轉基因優質黃豆,令黃豆的發酵時間一致。從“物料—生產過程—成品”的每一道工序,李錦記都有一套檢測程序,堅守“100-1=0”的品質管理理念,僅生產過程就有30多道工序,200多個質量監控點,嚴格的管理確保產品的色澤、風味、口感等都符合標準。
升華 川粵廚師挑戰僅用生抽烹飪美食
經過“千錘百煉”后,醬油終于以“調味品”的身份亮相。
李錦記品牌的發展歷史,也是醬油近年來的發展歷程。在新會生產基地的“百年味道館”中,網友們跟隨“茉莉”的鏡頭,從133年前李錦記的創始場景、制醬工具、李錦記歷代產品等,到近年來李錦記致力于提升百年民族品牌的年輕化,再到“思利及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 仿佛完成了一堂李錦記百年發展史的在線網課。
“李錦記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衍生出不少社會責任項目,比如已經十周年的希望廚師項目,還有粵菜師傅工程。”美食達人“茉莉”介紹,也正是通過這些培養青年廚師的項目,李錦記在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方面的成績越來越突出。
只用生抽一種復合調味料,怎么做出川菜和粵菜?
直播過程中,李錦記希望廚師、粵菜師傅選用雞為主料,挑戰了這道烹飪難題,“尤其是川菜,特點是百菜百味,一個生抽怎么夠呢?”經過短短30分鐘的烹制,2位青年廚師交出了令人驚艷的答卷。
“一直以來,李錦記不僅始終如一地為消費者呈現優質的調味品,也關心著餐飲行業新生力量的發展,關注著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傳承。”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女士介紹,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直播,讓更多的網友了解李錦記,了解醬油的生產工藝、使用方式,“李錦記,會是餐餐陪伴您的忠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