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11月6日 /美通社/ -- 拜耳連續四屆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6日下午,拜耳醫藥影像診斷業務部在進博會的舞臺上不僅展示了其領先的對比劑產品線和Medrad智能化高壓注射系統,更從人文關懷的角度,發布與人民網合作的“光與影的生命”長篇科普紀錄片,記錄中國醫生跨學科的合作,從精準診斷到精準治療,為患者生命健康添光彩。
自2016年國家頒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醫療健康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其中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尤為突出。無論是增強CT技術的發展還是增強磁共振檢查的進步,放射科醫生通過直觀精確的病灶影像信息,為臨床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提供了有力依據。
為展現醫學影像學在診治疾病、呵護健康方面的重要價值,人民網聯手拜耳公司共同打造“光與影的生命”系列科普紀錄片,選取了幾家代表性醫院進行攝制,講述了幾位肝癌、甲狀腺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真實故事,再現了醫生是如何在先進醫學影像技術的指導下對這些患者作出精準診斷并給予精準治療,讓患者從悲苦絕望到充滿希望,從愁容滿面到笑容重現,可以說這是醫學進步和科技創新帶來的巨大能量。
拜耳醫藥影像診斷業務部中國區總經理胡文菁女士和全國衛生政策學者蔡江南教授在“光與影的生命”科普紀錄片發布現場分別發表了精彩演講。紀錄片中蔡江南教授指出:“健康中國2030”是一個系統化的建設,包括了疾病的治療、預防和健康管理。其中精準醫療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首先要做到精準診斷,才有可能做到精準治療。
“每個人都應得到自己健康的清晰答案”胡文菁總經理講到。精確診斷是精準治療的前提,醫學影像可以支持精確診斷、治療決策和療效評估。拜耳對影像診斷放射學有將近100年的貢獻,在影像診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成績,比如把全球應用最廣泛的磁共振對比劑加樂顯引入中國,并以最惠民的價格納入2020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該對比劑是國內首個獲批1.0mol高濃度的磁共振對比劑,適用于全身全年齡段檢查;拜耳發明的肝臟特異性對比劑普美顯則可顯著提高小肝癌檢出率,助力肝癌早篩早診;此外,拜耳美德瑞達還率先將信息化和智能化平臺集成進入高于注射系統中。比如,Stellant D-CE P3T高壓注射器就助力縣級醫院放射科信息化建設,近期獲得了“2021縣域醫院信息化與大數據典型案例征 -- 縣域先鋒智慧方案”大獎。
蔡江南教授在演講中指出:“健康中國2030”是一個系統化的建設,包括了疾病的治療、預防和健康管理,需要整個醫療體系包括醫保、藥監、衛生部門的聯動與配合。醫保費用要花在性價比高、質量好的藥物上。而早期的精準診斷對于患者、醫保和整個醫療體系都是皆大歡喜的,早期的精準診斷讓一些疾病在萌芽狀態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情況下被診斷出來,我們能夠早做預防,采取早期措施,對病人的健康和醫療費用的節約意義重大。如果中晚期以后再采取激進的治療方式,病人受苦并且費用昂貴。醫學影像學的進一步發展和普及應用,是未來精準診斷一個重要抓手。
拜耳多年來深耕中國市場,肩負企業責任,積極支持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此次進博會上,拜耳影像診斷業務部產品線及創新能力的展示,讓我們看到其“為患者提供從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整體解決方案的領先地位,以及拜耳深耕中國的發展決心,以光與影的生命,護航“健康中國2030”偉大目標。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括拜耳集團管理層基于當前設想和預測所作的前瞻性聲明。各種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它因素均可能導致公司未來的實際運營結果、財務狀況、發展或業績與上述前瞻性表述中所作出的估計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在拜耳官方網站http://www.bayer.com/上公開的拜耳各項報告。本公司沒有責任更新這些前瞻性聲明或使其符合未來發生的事件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