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4月24日 /美通社/ --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是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設立的節日,旨在提升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意識,并鼓勵所有人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行動中,提倡綠色低碳生活。
世界地球日發展至今,已覆蓋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界面新聞聯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發會"),策劃了一場專題推廣和主題傳播活動,確立主題為"投資地球,一起來"。
投資,是人們用行動做出選擇。選擇會影響當下,也影響未來。這些選擇包括—是生態破壞還是環境修復,是消耗資源還是可持續發展,是竭澤而漁還是追求生態文明。
在企業行動上,我們需要做出更綠色的投資選擇,選擇綠色能源,選擇節約資源,選擇提高效率,選擇把錢花在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方向上。
在消費者個人上,我們需要用每一次消費投票,選擇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選擇更低碳排放的出行方式,在不影響便利的情況下選擇使用電動車,進行垃圾分類,選擇不要一次性餐具等。
在市場約束上,我們需要把資金引導向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發展氫能光伏風電水電等綠色清潔能源,限制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并加快其退出,引導向有利于水資源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領域,鼓勵溫室氣體捕獲利用、高效率的生態農場、垃圾降解和回收利用等科技創新。
投資地球的選擇無處不在。
過去一年,中國昆明舉辦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見證了《昆明宣言》的發布,積極參與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并在今年2月成功舉辦了首屆實現"碳中和"的北京冬奧會,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大國表率。對于上述歷程,我們也都做了跟進報道并持續關注。
去年以來,中國發布了碳中和、碳達峰頂層設計文件《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發布了《"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指出到2025年,我國清潔生產推行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清潔生產整體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部推動"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頂層設計;能源綠色低碳發展頂層設計出爐,推動清潔低碳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市場化投融資;發改委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等注冊上市融資;工信部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啟動汽車產品碳足跡標識;住建部表示到2025年,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等等。
ESG,一個近兩年逐漸進入公眾視野的新詞,意味著將企業和資本引導向更低碳環保,更具社會責任,更注重公司治理的方向。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統計稱,2022年中國ESG和綠色金融市場的增速將維持在較高水平,整體規模將跨越20萬億元大關。同時,中國也在加強對企業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以上種種,都在我們的關注當中。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的報告顯示,要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保護我們的家園,還需要采取更深入、全面的行動。投資的行動就在當下,守護我們的星球,從每一次行動開始。
投資地球,一起來!點擊鏈接閱讀本次活動更多專題報道:https://www.jiemian.com/special/investourplane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