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高金發布《報告》:居民理性投資意識提升

2022-09-05 15:04 11978

上海2022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在線上舉辦"2022高金財富管理行業峰會",并發布新一期《中國居民投資理財行為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全國政協委員、高金執行理事屠光紹發表開幕演講,高金教授吳飛作報告發布,浦銀理財副總經理張文橋、富國基金副總經理陸文佳、湘財證券總裁周樂峰、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共同圍繞"新形勢下財富管理行業如何提高居民獲得感"展開行業論道。

全國政協委員、高金執行理事屠光紹發表開幕演講
全國政協委員、高金執行理事屠光紹發表開幕演講

屠光紹在開幕演講中指出,對居民投資理財行為進行持續性研究,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居民投資理財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形成居民投資理財行為和居民投資理財市場的良性互動,能為有效引導居民投資理財行為、提升投資理財行業服務能力、加快金融市場建設和規范投資理財市場提供支持。他期待高金和螞蟻研究院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做好長期持續研究的規劃,建立有效的合作研究機制,形成開放的研究生態,完善科學的研究方法,從而持續性地深入推動該項研究。

為了解我國居民投資理財現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聯合螞蟻集團研究院和螞蟻理財智庫于2021年共同發起問卷調研,并發布相關報告。

《中國居民投資理財行為調研報告》
《中國居民投資理財行為調研報告》

2022年《報告》發現,在居民的財務健康度方面,居民有家庭備用金的比例從去年的72%增至73%,風險管理意識穩中有升。銀行存款類、公募基金和債券是2022年居民投資比例最高的三項資產。其中債券類資產配置比例為21%,相較于上一年的15%有6個百分點的上升,取代股票成為2022年居民配置最多的三類資產之一。

《報告》發現,在居民的投資理財行為方面,相較于上一年度,中國居民的長期投資意識有所提升。一年以內持有意愿的用戶比例明顯下降,從去年的72%到今年的65%。同時,居民對理財產品虧損時間的容忍上升。以股票型基金為例,能接受1年以上虧損的用戶比例由去年的14%增至23%。

此外,居民對理財產品的選擇回歸理性。調查顯示,投資者對明星基金經理的關注程度顯著下降,關注比例由去年的24%下降至14%。投資者對基金歷史收益的關注也有所下降,由56%降至53%。投資者對渠道推薦、封閉期長短和費率的關注度有所提升,或與去年市場波動情況有關,投資者對專業投顧、流動性和購買成本更加敏感。

實現長期投資和提升居民的投資理財體驗,專業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投資理財的專業化除了居民自身的金融素養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居民獲得專業服務,例如以居民利益為考量的買方投顧業務。有28%的受訪者會因為投顧服務而增加長期投資意愿,同時仍有半數受訪者不了解基金投顧服務。調研結果顯示,我國尚處于專業投顧的初級階段,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高金教授吳飛表示,《報告》的持續發布旨在觀察我國居民投資理財行為的改變,并力圖解讀變化背后的原因,為居民投資理財提供理性分析視角,幫助居民更科學地配置投資理財產品,同時也為財富管理機構發展個人及家庭投資理財規劃業務提供參考和借鑒。

“新形勢下財富管理行業如何提高居民獲得感”圓桌討論
“新形勢下財富管理行業如何提高居民獲得感”圓桌討論

浦銀理財副總經理張文橋在圓桌上表示,銀行理財的基礎客群主要集中在普羅大眾中年齡偏大一點的人群,他們的特征很鮮明:希望有一定的投資收益,同時厭惡回撤和虧損。所以,客戶獲得感的提升,需要我們提升資產管理的能力,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控制回撤和波動,而且產品要足夠豐富。此外,要通過更及時、直觀的信息披露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比如方便地獲取產品的收益信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往往特別重要。此外,整個行業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的手段、工具以及對它的認知,有必要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可以向國外成熟市場學習,使客戶的獲得感有真正的保障。

富國基金副總經理陸文佳則認為,要想把基金的好業績轉化成投資者的好收益,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關鍵在于降低投資者行為的損益。富國基金致力于做"好業績、好產品以及好陪伴"的三好管理人。其中,基金業績是根本立足點。我們致力于打造強大的投研平臺,使優秀的基金經理能持續成長,專注于做好投資,同時為客戶創造價值。我們認為好產品應該是風險、收益等方面風格非常鮮明的,有獨特的市場定位和生命力。在銷售行為方面,我們也要做到順勢而不奪勢,比如在市場過熱時通過關閉大額申購來抑制銷售行為,而在市場偏冷時積極引導客戶布局,避免客戶行為的追漲殺跌。同時,我們跟銷售機構一起推動定投、投顧業務,做好投資者的教育和陪伴。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和陪伴下,投資者成為"有信心、有理念、有眼光、有紀律"的四有投資者,通過長期的力量,獲得感會提升更多。

在湘財證券總裁周樂峰看來,獲得感相對難以量化。但可以從兩方面提升,一是真金白銀的收益去增加客戶的滿足感,二是通過運營和數字化服務增加客戶的使用,形成獲得感的體驗場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券商服務客戶的方式也在變化,但是客戶的訴求本質沒有變,陪伴是客戶訴求中很核心的部分。一方面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的方式來做相對普惠的客戶服務,幫助客戶厘清投資現狀,找到提升投資理財能力的辦法。另一方面轉變盈利方式,通過專業的投顧服務,提供與客戶匹配的產品和服務。金融機構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螞蟻集團研究院院長李振華指出,獲得感除了收益層面,還包括理財認知提升、情緒陪伴層面,這離不開貫穿投前、投中和投后的全流程服務。螞蟻理財金選圍繞"一選(選品)、二配(配置)、三持有(長期持有)"的理財三角理念,升級至2.0模式,在改善用戶獲得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認知層面,用戶在下單前的平均決策時長提升了234%,5月以來新增交易用戶中股債大類配置的比例提升到42%;情緒層面,用戶平均持有"金選"基金時長較一年前同比提升67%至401天,在震蕩行情下仍能保持冷靜;收益層面,金選半年報數據顯示,有股債配置的金選用戶的盈利比例較未做配置的用戶高28%,而持有"金選"偏股基金3年以上的用戶比持有3年內的用戶盈利比例高53%。整個行業需要加快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服務模式轉型。其中,投顧是提升客戶收益體感的終極解決方案,期待在時機更成熟的時候,全品類投顧能夠在中國落地,以更有效地提高投資者的獲得感。

消息來源: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China-PRNewsire-300-300.png
全球TMT
微信公眾號“全球TMT”發布全球互聯網、科技、媒體、通訊企業的經營動態、財報信息、企業并購消息。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collection
<center id="kgssg"></center>
<center id="kgssg"><wbr id="kgssg"></wbr></center>
<noscript id="kgssg"><option id="kgssg"></option></noscript><optgroup id="kgssg"><wbr id="kgssg"></wbr></optgroup><optgroup id="kgssg"></optgroup>
<optgroup id="kgssg"><div id="kgssg"></div></optgroup>
<center id="kgssg"><div id="kgssg"></div></center>
<center id="kgssg"></center>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