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12月2日 /美通社/ -- 12月1日的上海早晨,雨夾雪,氣溫低至3度。在上海市家政協會、奉賢區婦女聯合會、虹口區婦女聯合會的協調下,育兒嫂陳阿姨和近400位在上海務工的基層女性冒著小雨趕到上海和睦家醫院靜安院區,她們是在上海務工的服務員、快遞員、保潔員、家政員,被上海市民親切地稱為"阿姨"。今天,這些"阿姨"要在和睦家接受HPV/宮頸癌公益篩查。
陳阿姨今年54歲,來自江蘇省,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接受HPV篩查。雖然有些羞澀,但她表示工作人員全程給予了詳細指引和溫馨的提示,她感覺好像回到家鄉一樣溫暖。
現場不少人和陳阿姨一樣,第一次聽說病毒感染與癌癥有直接關系。宮頸癌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最常見的癌癥。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例宮頸癌新發病例和5萬例相關死亡病例。
"呵護康乃馨關愛女性健康行動"是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于2021年發起的關愛女性健康、關注家庭發展,讓生活更美好的全國性公益項目,旨在開展有關女性健康和家庭發展的研究,呼吁全社會關愛女性健康和關注家庭發展。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在篩查啟動儀式致辭中介紹說:"宮頸癌、乳腺癌是影響我國婦女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人群篩查是促進宮頸癌、乳腺癌早診早治的有效措施。"國家衛健委今年印發的《宮頸癌篩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篩查工作方案》,提出為適齡婦女提供宮頸癌、乳腺癌篩查服務。篩查服務對象范圍由以往的農村適齡婦女擴大為城鄉適齡(35至64周歲)婦女,優先保障農村婦女、城鎮低保婦女。根據方案,到2025年底,適齡婦女宮頸癌篩查率要達到50%以上。"自2009年國家已將宮頸癌篩查列為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截至2020年,合計開展免費宮頸癌篩查1.3億人次。然而為了達到消滅宮頸癌的目標,根據WHO提出的戰略方向,35-45歲成年女性宮頸癌篩查覆蓋率要達到70%以上。這當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政府、企業、公益組織攜手并進。
正因如此,北京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會自2017年開始,持續6年為困境女性群體提供醫療服務,通過采用"自取樣""當天篩查""當天即出結果"的宮頸癌篩查模式,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宮頸癌篩查。自項目開展以來,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會的足跡已遍布河北、四川、寧夏、陜西、內蒙及云南,惠及超過15,000位女性。
"上海是一座開放、發達的城市。上海的發展離不開成千上萬外來打工的基層女性,她們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建設者,也是自己家庭的供養者。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醫療幫扶和健康宣教,為這些偉大的女性提供一把保護傘,讓她們的奮斗沒有后顧之憂。"北京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發起人、和睦家醫療創始人李碧菁女士說到。
為了促進社會公眾提高對女性健康的關注,本次活動特別邀請知名演員文詠珊女士錄制HPV防治主題宣傳片以期呼吁更多人增強宮頸癌防治的意識。她提到:"女性不要對HPV篩查感到害怕或羞澀,就和體檢一樣,篩查是保護身體健康的方式,向前一步,為自己也為家人,保護健康,遠離宮頸癌。"
上海市家政協會會長張麗麗女士提到:"感謝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北京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會走進上海,并把視角聚焦到家政服務員這一群體。上海有30多萬家政從業人員,其中97%來自外省市農村地區,她們服務著上海幾百萬戶家庭,為老人、孩子、病患送上關愛。她們的健康不僅關系到個人,也關系到所服務的成千上萬的家庭。"
此次活動由上海和睦家醫院靜安院區提供專家團隊,12月1日至5日,將有超過2000位上海基層務工女性完成這項篩查,并學習宮頸癌防治的知識,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可在現場接受治療。和睦家醫療CEO吳啟楠在篩查啟動儀式上表示,將持續通過北京和睦家醫療救助基金會助力女性健康發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篩查、健康宣教、技術推廣等活動,幫助更多中國女性遠離宮頸癌。
上海市婦兒工委辦公室副主任劉武萍,上海市婦女聯合會發展聯絡部部長黃志英,和睦家醫療創始人李碧菁,“呵護康乃馨行動”聯合發起人李錦,靜安區婦女聯合會主席陸穎,奉賢區婦女聯合會代表趙心怡共同登臺啟動“呵護康乃馨行動”上海外來務工女性宮頸癌篩查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