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智咨詢《2022年企業年終獎發放調研報告》精華發布
上海2023年1月12日 /美通社/ -- 年終獎堪比公司經營情況的晴雨表,也是人才激勵和保留的重要手段。2022年年終獎發不發?發多少?怎么發?如何平衡企業預算有限和人才激勵之間的矛盾?
2022年以來,企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經營挑戰和成本壓力倍增。臨近年關,發放年終獎是否成了老板和HR糾結的問題,也是職場人心中的一個問號。
2022年11-12月,中智咨詢開展了企業年終獎發放計劃調研,并于近日發布《2022年企業年終獎發放計劃調研報告》,旨在為企業管理者、HR和職場人提供最新的年終獎數據信息和決策參考。
中智咨詢最新發布的《2022年企業年終獎發放計劃調研報告》顯示:
發不發?
發多少?
怎么發?
一、 2022年企業經營業績情況
經營業績:四分之一企業預計將達成2022年全年業績,近半數企業表示低于預期
從2022年企業的經營業績情況來看,半數以上企業表示業績整體平穩或良好,但也有45%的企業表示今年比較艱難,經營情況不及預期。
從業績達成率來看,2022年有25%的企業預計達成率在100%及以上,相比2021年46%的企業比例下降明顯;另外近四成企業2022年業績達成率在80%-100%之間,兩成企業的達成率低于80%甚至不足60%。
影響因素:宏觀環境、疫情和市場是影響企業2022年經營業績的主要因素,不同行業有差異
中智咨詢調研顯示,2022年對企業業績產生影響的首要因素是國際和國內宏觀環境(57%),其次為疫情導致無法連續生產經營、行業政策及市場情況、市場需求減弱或訂單取消等因素。
不同行業受影響的因素有差異,對于制造企業而言,除以上因素外,原材料成本價格高也是主要影響因素;對銷售貿易/消費品行業來說,疫情導致無法連續生產經營是首要影響因素;對于汽車行業,行業政策及市場情況是首要影響因素。
二、2022年終獎發不發
發不發:2022年發放年終獎的企業比例有所回落,是否發放和企業的業績關聯性較大
面對2022年市場環境的諸多變化,企業普遍表示經營挑戰增加、成本壓力上升,相當一部分職場人擔憂今年是否還有年終獎。中智咨詢調研結果顯示,2022年有74%的企業計劃發放年終獎,與2021年90%的企業發放比例相比有所回落,和2020年疫情期間73%的發放比例基本持平。
2022年有20%的企業對于是否發放年終獎仍保持觀望,觀望原因主要有公司業績完成不理想、公司資金或成本壓力大等。
另外,我們發現是否發放年終獎和公司的業績達成率呈正相關關系,業績達成率越高,公司發放年終獎的傾向也越高。從不同業績表現的企業年終獎發放決策來看:
什么時候發:近八成企業將一次性發放年終獎,發放時間集中于2023年1月
年終獎什么時候發、分幾次發,也是職場人十分關注的問題。調研結果顯示,在有年終獎發放計劃的企業中,78%的企業將一次性發放年終獎,19%的企業決定兩次發放,另外還有3%的企業表示分兩次以上發放。
從年終獎發放時間來看,近七成(69%)企業將在2023年1月首次發放年終獎,而對于分兩次及以上發放年終獎的企業,第二次或多次發放時間則均勻分布在2023年上半年各月,甚至還有20%的企業表示將在2023年6月以后發放。
發給誰:發放年終獎的企業中超七成會面向全員發放,少量企業選擇僅向考核通過者、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干員工發放
在發放年終獎的企業中,74%的企業面向全員發放2022年終獎,在選擇只向部分員工發放年終獎的企業中(26%),主要發放對象為員工年度績效考核通過者(77%)和管理人員(73%),另外核心骨干人員(64%)和銷售/業務人員(45%)也是主要發放對象。
從年終獎的分配依據來看,八成企業會把員工的個人績效作為分配年終獎的首要依據,同時,在此類考察個人績效的企業中,55%的企業將同時參考個人年終和平時績效結果,45%的企業僅參考個人年終績效結果。除個人績效外,企業也會參考部門績效(53%)、崗位級別(40%)和崗位/人才重要性(29%)等因素。
三、2022年終獎發多少
年終獎倍數:2022年企業年終獎額度相當于員工1.8倍月薪,低于2021年的2.1倍
鑒于2022年多變的市場環境,很多職場人擔心年終獎是否會縮水。中智咨詢調研結果顯示,2022年企業年終獎相當于月薪的倍數,整體平均為1.8倍,相比2021年的2.1倍有小幅下滑,發放額度回落至2020年疫情期間的水平。
另外,區分不同類型企業來看,國有企業年終獎相當于月薪的倍數相對較高(2.4倍),民營企業最低(1.3倍),外企和市場平均值基本相當(1.8倍)。
年終獎水平:2022年年終獎人均2.19萬,一線城市人均2.83萬,長三角2.5萬領跑各區域
從2022年市場整體水平來看,企業年終獎人均為2.19萬元,略低于2021年的2.37萬元。
針對不同城市類型和區域來看,調研結果顯示一線城市的企業年終獎水平最高,人均達2.83萬元;從經濟區域來看,長三角地區年終獎水平最高,平均為2.5萬元,其次為珠三角,人均2.36萬元。
注:一線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新一線城市有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蘇州、鄭州、南京、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和青島;二三線城市指一線、新一線以外的城市。
行業水平:2022年高科技行業年終獎發放企業占比降低,但發放企業的年終獎漲幅領先
從不同行業年終獎水平來看,金融行業以平均4.6萬元領跑各行業,其次是高科技行業(4.0萬元)。盡管高科技行業年終獎發放企業占比有所降低,但其發放獎金漲幅達6.1%,領先于其他行業。這是由于高科技行業整體的經營業績表現尚可,同時高科技行業的人才競爭相對激烈,為了吸引、激勵和保留人才,年終獎水平仍保持增長。
另外,建筑工程、制造、金融行業獎金較上年略有提升,汽車行業與去年基本持平,而房地產、銷售貿易、互聯網行業的年終獎水平有所下降,這些行業2022年受疫情等宏觀環境影響較大,在經營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獎金激勵普遍受影響。
崗位水平:2022年研發技術人員年終獎平均3.6萬元,漲幅5.6%
針對不同崗位類型,2022年有四成企業表示將制定差異化的年終獎發放額度。整體來看,銷售人員的年終獎倍數高于其他類型員工,其中六成企業表示將對銷售中層管理人員發放相當于其月薪3倍及以上的年終獎,另外半數企業表示將針對研發/專業技術人員發放3倍及以上的年終獎。
從年終獎水平來看,中層管理、銷售、職能管理人員2022年年終獎基本和去年持平或略有下滑。而研發/專業技術人員年終獎最為突出,平均值達到3.6萬元,漲幅5.6%,這主要是由于企業在科技創新驅動、數字化變革的形勢下,對于研發技術人員的需求尤其是關鍵核心人才的需求持續上漲,亟需通過年終獎等激勵舉措吸引和保留人才。
另外,一線服務/藍領人員的年終獎平均值為1.5萬元,較去年增長7.1%,增幅領先于其他人員,這是由于一線藍領用工缺口較大,同時企業對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基于人才吸引和保留的考慮,一線藍領的年終獎水平近年來持續增長。
差異化:側重績優核心員工發放是企業應對年終獎預算有限的主要舉措,績優人員可達普通人員的2-3倍
2022年有42%的企業表示存在"年終獎預算有限,僧多粥少"的問題。對于存在此類問題的企業,計劃采取的首要舉措是側重績優核心員工發放,保證這類群體的年終獎額度(45%),另外調整年終獎分配系數(如降低績效一般或普通員工的額度)、整體降低員工的發放額度也是常用應對舉措。
差異化設置年終獎是企業在預算有限條件下的常用策略,調研結果顯示,有29%的企業對于同崗位的績優人員和績效普通人員,發放的年終獎水平有明顯差異。在此企業中,半數以上(51%)的企業表示同崗位績優人員的年終獎是普通員工的2-3倍。企業根據員工績效評估結果合理拉開年終獎分配差距,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升激勵效果。
樣本說明:
本報告的分析數據來自于全國504家參與調研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