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4月10日 /美通社/ -- 創立三十余年來,晨光堅持打造有溫度的好文具,積極將可持續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之中。近日,晨光發布第二份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分享2022年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并期待與各利益相關方攜手,共同書寫可持續的商業未來。
作為發布中國文具行業首份ESG報告的上市企業,晨光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加入"全球可持續消費倡議",并作為國內文具行業唯一代表,成功入選APEC"可持續中國產業發展行動"2022年度產業案例、"2022 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環境生態貢獻獎等榮譽,先后榮獲2022"金鑰匙 -- 面向 SDG 的中國行動"冠軍獎、2022 年度最佳雇主實踐先鋒獎、2023 年度《財經》長青獎等獎項,可持續發展的出色成績獲得國內外贊譽及認可。
2022年也是晨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第一個執行年,圍繞"可持續產品、應對氣候變化、可持續供應鏈、賦能員工和社區"四大支柱,已啟動許多有益的探索。
負責任治理
晨光深入貫徹依法治企,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構建自上而下的企業管治體系,并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健全合規運營長效機制。2022年,晨光對標高標準商業行為規范,制定《商業行為準則》,指導員工在開展業務時恪守法律和道德要求,并推出《反舞弊管理制度》,持續開展反舞弊培訓宣貫,腐敗風險評估覆蓋100%運營點。
可持續產品
晨光圍繞綠色設計、可持續原材料、綠色產品包裝、理念倡導四大要素,形成了對可持續產品的定義,并落實到不同系列的產品設計中。2023年初,晨光攜手美團"青山計劃",推出國內首款碳中和文具系列,每支碳中和系列中性筆筆身采用回收餐盒再造的再生塑料,可減少約2.3g塑料產生的碳排放。依據ISO 14067以及PAS 2050標準,該系列產品通過碳核算機構完成碳足跡核算和碳抵消,并獲得碳中和證書。
此外,晨光還推出了"博物 - 瀕危動物"海洋系列文具,引導消費者關注生物多樣性,并依據歐盟《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的法規》(REACH法規),對8款中性墨水(黑)開展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完善對受關注化學物質的管理。
應對氣候變化
晨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風險,通過采取多項工廠節能措施,加大光伏發電優化用能結構,并積極推行綠色辦公行動,致力于不斷減少生產運營中的碳排放。2022年,晨光生產園區光伏發電量超880萬千瓦時。
與此同時,晨光還提高了生產過程中的余料回收利用率,2022年共計回收7200噸廢塑料重新用于生產,并在辦公區域推行"晨光低碳辦公行動",通過開展主題宣講、推送企業微信宣傳推文、在辦公區域張貼提示語等,倡導員工踐行低碳工作方式。
可持續供應鏈
秉承責任采購的理念,晨光不斷優化供應鏈管理,嚴格落實風險管控,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與協作,打造負責任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以期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2022年,晨光成功搭建供應商 ESG 評估體系,初步面向近70家供應商開展ESG審核,并制定2023-2025年供應商ESG改善目標與計劃。
秉承"伙伴天下"的經營理念,晨光迄今連續第10年召開每年兩度的供應鏈大會,與供應商伙伴就品質、合作、企業管理等展開深入交流,并與供應商簽訂《陽光采購廉潔公約》。
晨光還致力于推動更安全環保的原材料替代,已有超過總銷售額60%的木桿鉛筆表面涂料使用更安全環保的水性漆,修正帶吸塑泡殼及其他 PVC包裝逐步替換為不含增塑劑的 PET 材質包裝。
賦能員工與社區
晨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助力員工成長與發展、完善員工關愛、助力公益慈善等方面開展行動,實現面向員工和社區的雙向賦能,在企業不斷發展的同時,為員工的成長和社區的和諧貢獻力量。
2022年,晨光推出《晨光管理場景學習地圖》,為中層管理者提供11個核心管理場景所需要具備的知識與技能,并將ESG因素考量納入了14個部門負責人的年度績效考評體系中。
2022年,晨光年度公益捐贈共計 533 萬元,包括國內捐贈的 1萬份"金種子"文具禮包。上海晨光公益基金會累計已在 19 個省、42個城市開展教育公益行動,受益學生近 50 萬人,受益教師近 2000人。
一筆開啟,綠色生活。晨光將通過持續的技術和產品創新,更積極地投身于低碳綠色發展,為構建美好生活貢獻更多力量,向著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未來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