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州2024年1月25日 /美通社/ -- 1月22日,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正式發布《益生菌劑胃液耐受性檢驗方法》團體標準。該標準首次建立了益生菌劑胃液耐受性檢驗方法標準,為益生菌活菌率檢驗標準再添新維度,將助力益生菌產品質量提升與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益生菌產品銷售越來越火熱,可并非所有標稱含有益生菌的產品都能發揮功效,也不是一味強調益生菌添加數越大越好。如果不能闖過胃酸等體內不良環境,益生菌很難發揮其預期的健康作用。由于我國缺乏標準化的益生菌胃液耐受性檢驗方法,本次標準工作組參考國際研究方法,在普通食物的體外消化模型基礎上,創新建立針對益生菌的體外靜態模擬消化模型,為真實模擬益生菌在胃液中的消化環境,選取人體胃部環境中對益生菌存活率起關鍵作用的因素,如pH值、消化酶、消化時間等,針對人體標準胃液pH3.0、空腹pH2.0、飽腹pH4.0三種情況,采用體外靜態模擬消化模型建立起檢驗方法。
同時,標準工作組使用十余款益生菌劑樣品對試驗方法全流程進行驗證研究,結果表明,相同胃液pH值及消化時間處理情況下,樣品存活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胃蛋白酶的添加、胃液pH值的調整等關鍵指標因素控制都會影響益生菌劑的存活率,證明本方法能夠對益生菌劑類產品的耐受性進行區分。
本次發布的《益生菌劑胃液耐受性檢驗方法》團體標準由腸道健康標準化研究聯盟發起,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保健食品研發專業委員會、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牽頭起草,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丹尼斯克(中國)有限公司、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Life-Space Group Pty Ltd等權威機構與企業共同完成,標準發布之后,工作組將繼續推動本標準在菌株篩選和產品質量評價中的使用。
作為腸道健康標準化研究聯盟發起單位,湯臣倍健堅持"科學營養"戰略,持續深耕益生菌領域科學研究,推動標準化建設,此前參與完成的《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范》標準,對貯存了一段時間的益生菌活菌率進行系統分級,以明確的標識為大眾提供簡單易懂的參考標準,為行業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此次團體標準的建立,不僅是行業標準化的又一次創新,也將有利于益生菌菌株的研發篩選與產品的質量評價,有助于益生菌類新產品開發和創新,對保障大眾的知情權,行業高質量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