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4年4月11日 /美通社/ -- 邁數字化轉型是制造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國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途徑。玉柴集團經歷了信息化、數字化到智能化的轉型升級"三級跳",在這個過程中,SAP、浪潮信息等國際一流廠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字玉柴的三次轉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
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51年,是一家以動力系統為圓心、實施同心多元化發展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年營業收入近500億元,涉及發動機制造及其產業鏈、物流及供應鏈服務,新能源產業及相關服務等三大產業板塊,并在多個相關領域位列中國市場的前列。
作為傳統制造業的"老"牌企業,玉柴集團能夠在中國市場屹立70多年不倒的根本,就在于不斷走向變革。
早在2004年,玉柴集團就已經上線了SAP ERP。到2016年,玉柴集團著手啟動集團層面第一階段的信息化轉型,本著頂級企業匹配頂級數字服務商的原則,"并借助國外優秀軟件伙伴的能力,快速把國內傳統制造業的能力拉起來。"玉柴集團在ERP選型方面持續信任SAP。
這次轉型,玉柴集團將要從傳統制造業向全面自動化進階,在基礎設施層也要突破性能瓶頸,以做到支持玉柴的ERP、CRM、SRM、MES等系統的測試和升級,面臨的壓力不可謂不大。因此,玉柴集團通過對比選型,選擇了浪潮信息HANA一體機產品全面支撐玉柴集團前端業務系統運行。
第一次與浪潮信息的"結緣",埋下了"信任"的種子。
2019年,玉柴集團開始進入關鍵的數字化轉型第二階段,開始邁入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按照韋煒的話說,"這個階段也是整個玉柴集團業務戰略的拓展期,布局燃油和新能源動力兩大賽道,業務與市場發展態勢高度吻合,數字化要融入到企業的每個環節,所以整個公司從組織結構開始全員打散、重組、變革。并要做到組織變革、流程變革和薪酬變革‘三位一體'的變革。"
變革驅動下的無人化"黑燈工廠",實現全線訂單與工藝、設備與物流的自動識別換型、自動協作的可視化透明管理,讓產線人員由原來的83人減少為7人。這種變革的成果,落到產線上,演化成了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如今玉柴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已經走進了"智能化提升"的第三階段。新的轉型將會承接玉柴集團新的戰略目標,通過數字化賦能上下游合作伙伴,通過智能化能力外溢,拓展整個產業鏈。
與此相應的,為了滿足智能化對更高算力及新增海量存儲的需求,玉柴在此選擇了浪潮信息新一代8路服務器,提升基礎架構支撐能力。
前后跨越8年的數字化轉型,讓玉柴集團收獲了業務轉型,看到了更高的市場目標。作為其基礎架構層面的合作伙伴,浪潮信息的產品貫穿了始終,并成為玉柴集團轉型曲線中不可缺少的算力支柱。
浪潮信息為玉柴轉型全程提供算力"動力"
事實上,在玉柴集團與SAP和浪潮信息的長期合作中,有一些細節非常值得思考。
比如韋煒提到,"在玉柴集團轉型的初期,HANA計算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但是經過測試后發現結果的提升肉眼可見,比如從數據庫拿到月報的時間周期從過去的三天縮短為十幾分鐘,這種決策的速度是上百倍的提升。"
這是玉柴集團決定全部采用HANA一體機最根本的驅動,而浪潮信息的8路服務器,經過了SAP HANA嚴格的測試,同時具備可靠的設計,超強擴展能力應用廣泛,監控管理簡易便捷等特點,且在測試性能上遙遙領先,完全能夠滿足玉柴集團數字化轉型幾個階段的演進需要。
乃至"最后在玉柴集團數字化轉型的幾個階段中,我們在基礎設施層一直是全線的浪潮信息產品。"韋煒說。
這種信任的背后,側面反應了浪潮信息在高端服務器領域的技術能力與核心地位。
最新的SAP BWH Benchmark基準測試中,浪潮信息NF8480G7四路HANA一體機以每小時執行17044次查詢的成績,刷新該測試最高紀錄。同時,在最新SAP SD基準測試中,浪潮信息TS860G7八路服務器創下1,659,970 SAPS的最高性能成績。
做為商業智能領域應用最廣泛、最具影響力的基準之一,BWH Benchmark測試模擬了一個典型的商業數據倉庫系統(BW)對銷售訂單進行年度分析查詢的業務,包括數據加載、轉換、查詢等方面,旨在全面評估一體機承載SAP BW工作負載的能力。
浪潮信息產品方案開發部總經理魏健表示,"Benchmark測試相當于為服務器設計的馬拉松,浪潮信息也是通過很多的努力,在這場‘馬拉松'的過程中逐漸具備了這些能力。它是一個全流程的模擬,包括多用戶并發的情況下,對訂單數量的支持,所以無論是整機的設計能力,包括內存、網絡、板卡乃至HANA數據庫本身的支撐能力都是嚴苛的考驗。"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SAP客戶都會將Benchmark測試的結果,作為選擇BW/4HANA應用及硬件平臺的重要依據,它可以幫助客戶了解SAP BW/4HANA的應用特點和性能優勢,從而選擇最適合自身業務需求的商業數據倉庫軟硬件解決方案。浪潮信息在Benchmark測試中的表現,足以證明其在支持HANA應用方面的價值。
打破算力"延遲"挑戰,做到與時俱進
魏健提出了一個"算力延遲"的思考,隨著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大型企業的數據處理要求越來越高,算力需求越來越大,就有可能出現算力延遲。
反過來看,企業對算力的追逐,也并不是唯性能論,而是業務驅動的。以玉柴集團為例,韋煒也提到,玉柴集團并不是為了換代而換代,而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算力而換代,追求更高算力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支撐的客戶群更貼近終端,有海量的數據,同時要實現對市場需求的及時響應,因此系統的效率比以前要大幅提升。"
這樣的訴求,實際上與HANA內存數據庫特別匹配,其可支持企業近乎零延遲地處理海量數據,即時查詢數據,并真正實現由數據驅動,因此HANA一體機才被廣泛應用于制造、零售、金融、能源等多個行業。
這兩年大模型的風潮,增加了企業對商業智能的期待值。魏健表示,"商業智能是一種通過信息化的技術和數據分析的技術,支持企業決策的一個過程或者方法,包括數據的收集、分析、整理、呈現,能夠幫助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趨勢,從而做出一個有效的決策。"
如今隨著商業智能的需求不斷衍生,HANA解決方案也要做到與時俱進。
就在不久前,浪潮信息推出了全球首個單存儲即可支持16節點的SAP HANA集群方案,最大可支持HANA集群服務器節點數量實現翻倍,從而大幅提升商業智能算力性能,以優異的性能和成本為企業創建大規模、易擴展、高穩定的業務數據處理能力。
據了解,新的集群從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三個方面進行了創新:
在高性能方面:與傳統的8節點方案相比,浪潮信息新一代集群解決方案最高可擴展至16節點,并通過多節點并行處理技術,集群查詢和分析能力提升近一倍,同時利用集群的計算存儲分離架構,充分利用CPU關鍵資源,CPU利用率從通常的92%提升至99%,徹底釋放計算能力。
在高可靠方面,采用了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服務性(RAS)的設計,使得服務器在苛刻的物理環境下也能確保企業關鍵應用的持續運行。特別針對SAP HANA所需大內存的特性,浪潮信息利用DDR5內存技術并采用多項內存隔離及修復策略,并且率先實現了基于AI的內存故障預測功能,顯著提升系統穩定性,可將因內存故障造成系統停機的概率降低95%。
在智能化方面,浪潮信息自研了SAP HANA智能監控平臺,全面監控底層硬件基礎設施、操作系統和HANA數據庫,降低了系統和基礎設施管理的難度,減少40%以上的運維工作量,使得企業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業務和創新上。
與時俱進,是每家企業不斷向前、穿越發展周期的信念,所以堅定的數字化轉型賦予了玉柴集團新的"身份";與時俱進,也是技術型企業保持創新活力,持續為客戶提供好產品、新技術的準則,所以有了浪潮信息在HANA服務器上的突破、演進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