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4年4月23日 /美通社/ -- “這個長輩模式字體特別大,看著不費力,用起來也便捷,對老年人很友好。”體驗完餓了么長輩版后的73歲的梁大爺贊不絕口。4月23日上午,香河園街道居家養老調度中心暨小藍燈放心社區建設啟動儀式舉行。
為了進一步提升在養老助餐、居家助老、社區便民、老年健康等方面的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在香河園街道指導下,餓了么聯合福壽苑等社區養老服務單位,聚焦居家養老難點,通過街道居家養老調度中心,共建“小藍燈放心社區”,通過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餓了么頭部醫藥連鎖品牌完善區域24小時便捷買藥和在線問診加強社區健康守護,通過福壽苑老年食堂和“助老送餐藍騎士驛站”改善老人用餐難題,借助“互聯網+”的數字化能力,進一步探索無憂生活,數字街道的建設。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人在生活、健康、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斷增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是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為如何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提供了重要指引。
今年春節后,香河園街道工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聯合福壽苑養老驛站與餓了么外賣平臺達成合作,一起搭建了“街道統籌-驛站供餐-平臺送餐”模式的居家養老服務調度中心,共建專屬于為老服務的藍騎士驛站來為轄區符合條件的困難群體中的高齡、獨居老人義務開展送餐上門服務,其他有送餐需求的老年人也將得到更便捷的服務。
香河園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曉曼表示,香河園街道在持續推進“五優三好”民生服務重點項目的基礎上,強化黨建引領,推動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居民受益的大民生服務體系建設,在進一步整合地區資源后,今天聯合“餓了么”外賣平臺、北京福壽苑養老服務機構及其他合作機構啟動了“小藍燈放心社區”建設。我們希望依托這個試點建設逐步解決社區養老的痛點,希望通過探索創新共享共建的模式,在不久的將來,整合更多資源聯合多方攜手打造首個居家養老“無憂生活 數字街道”。
活動現場,香河園街道向福壽苑和餓了么助老藍騎士驛站分別授牌。此外,為增強居民在地無憂安居,守護老人24小時用藥安全。餓了么買藥聯合拜耳、叮當快藥等平臺頭部醫藥連鎖品牌和香河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起“e起助老 24小時守護”春季老人關愛活動,在香河園街道西壩河南里社區組織醫生專家為現場的社區老人進行健康篩查,并發放健康大禮包。
拜耳健康消費品核心品牌事業部負責人蔣以希表示,“在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的今天,為老人提供高質量、可信賴的健康服務是一家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未來,拜耳旗下品牌將積極與餓了么攜手共創基于數字化社區的助老服務生態,助力普惠養老服務。”
數字化是提升大量老年人居家養老體驗的基石,在數字化助力提升養老服務方面,需要多方參與、匯聚合力。2023年9月以來,餓了么在朝陽區聯合多個街道、社區,通過“社區+平臺”的數字化助老服務模式,由藍騎士組成“社區俠小隊”,為社區的部分高齡、空巢、獨居老人提供上門送餐、送愛心菜等服務。目前,餓了么正在進行的多元化助老嘗試,拜耳也將積極參與其中,攜手構建數字化社區助老服務的新方向。
餓了么北京區域總經理楊威介紹,餓了么致力于提升用戶體驗,通過數字化幫助老年人更好的實現居家養老是我們的努力放向之一,我們將基于餓了么數字基座的鏈接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在“e+”的基礎上形成社區助老資源集群化,共建一個養老服務數字網絡,叫“小藍燈放心社區”的原因是,未來所有社區內為老服務的機構我們都會給他點一盞小藍燈,更具辨識度。
目前,針對于社區老年人的點餐、買藥等養老痛點問題,以及現有的社會服務體系,餓了么平臺正努力構建一個堅實的生活服務數字基座,從而更好地發揮平臺線下履約能力,以及連接公益機構、品牌商家等生態資源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