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25年7月18日 /美通社/ -- 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節能增效已成為工業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近日,"節能增效行動"(Energy Efficiency Movement,簡稱EEM)協會執行董事Mike Umiker訪華,并接受中國工控網采訪,深入探討了EEM的最新動態以及中國在全球能效轉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全球協作,共推能效提升
EEM由ABB和阿法拉伐于2021年發起,現已發展為擁有近600家會員企業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其中中國企業超過70家,覆蓋工業自動化、水及水處理、印刷包裝等多個行業及領域。
EEM致力于提供切實可行的節能解決方案,指導企業采取行動,并推薦最高效、最直觀的方法實現節能目標。EEM發布的《工業節能增效案例》(點擊此處,了解更多)報告中提到幫助工業領域節能增效的10項舉措。比如采用能效等級更高的電機、實現電機與變頻器的配套使用,可幫助企業在確保持續運營的同時,減少能源使用、降低能源成本,并實現規模化部署。通過這些可立即部署的關鍵舉措, 預計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總量有望減少11%,工業年度成本節約可達4370億美元。
Mike Umiker強調,"提升能源效率的關鍵在于技術、合作與規模化應用。我們擁有成熟的技術,現在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加速規模化實施。而這需要整個產業鏈的通力合作。" 作為EEM發起方之一,ABB正如其推出的全新品牌定位及標語"工誠臻遠",將工程經驗與數字化技術結合,幫助各行業客戶實現高效運營,提升能源效率與生產效率,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數字化破局能效管理痛點
盡管節能潛力巨大,企業仍面臨數據收集與處理難題。EEM最新發布的《能效行動?即刻啟航,破除工業能效提升的內部阻礙》白皮書(點擊此處,了解更多)中指出,46%的企業難以獲取高質量能源數據,39%的企業未能定期分析數據,導致能效管理滯后。對此,AI與數字孿生技術正成為破局利器。目前,中國多個工業園區已廣泛采用這些技術,實現能源審計智能化。
加強交流合作,促進節能增效
節能增效是全球性挑戰,單打獨斗難以應對。Mike認為,不同國家和行業在能源效率提升方面各具優勢與經驗。面對低碳轉型的迫切需求,打破邊界、促進跨國界跨行業的經驗交流與合作至關重要。
EEM深度參與全球能源與氣候對話,在近日舉辦的國際能源署第十屆全球能效大會上,EEM作為官方合作伙伴組織了CEO圓桌會議,為不同國家和行業的參與者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能效提升。同時,EEM還通過發布權威的研究報告和實用指南,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決策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在能源效率投資中普遍面臨的資金、技術、市場準入等多重障礙。
Mike特別提到中國的能效信用培訓體系(credit training system),認為其為企業提供了精準的改進方向。如今,節能增效已經由政策的"外壓",轉變為企業轉型升級、保持競爭力的內在需求和動力。隨著技術迭代與跨界合作深化,EEM將繼續攜手全球伙伴,以能效提升驅動工業邁向低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