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9月1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隨著中國網民爆發式增長,網購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據DCCI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2430億元,網絡購物交易規模5280億元。電子商務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不過過速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究竟存在哪些硬傷?
有人說第三方支付難以挺立,有人說自建聯盟不可行,有人說電商泡沫了,有人說電商品牌好就一切都好,有人說社會化是電商的標配,有人說垂直電商擠不進來了,也有人說移動電商的黃金期還早著呢~還有人說信用、物流才是拖電商后腿的硬傷……
9月23日,Eworld電子商務世界暨EC100電子商務百人風云會將舉辦,主辦方中國互聯網監測研究權威機構&數據平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針對中國電子商務百位風云人物的微訪談重點探討了這些電商的硬傷問題。
移動電商的美與傷
TAG數據,到2015年,全球網絡購物通過移動終端的成交額預計將達到1190億美金。所有手機端用戶隨時隨地購物,這是個不可小覷的大市場。淘寶、卓越亞馬遜、當當、京東商城等多家B2C企業也爭相推出塞班、安卓等智能手機系統的客戶端,可以說 進軍移動互聯網已成為業界共識,不過另一個現實是,目前可以走完展示、下單、支付全程的卻只有淘寶、樂淘、凡客等寥寥數家,其余電商發布的客戶端大多無法用于真正的購物,而用做品牌展示的客戶端居多。
此外,在現實中,用戶手機購物的體驗也并不如意。除了受限于網速以及流量因素外,包括卓越、京東在內的多數客戶端實際并不支持支付,出現只能看不能買的尷尬局面。
樂淘網CEO畢勝在EC100風云會微訪談中也表示,“電商創業的機會是在移動互聯領域,但拼的卻是細節,從客戶端下載、瀏覽到支付完整流程的移動化能否實現?移動端特有的地域、個性化等屬性是否考慮周全?”
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用戶分布不均,涉及到三四線城市甚至廣大鄉村,因此在物流上也有很大挑戰。可以說,移動互聯網上的電子商務,有“餡餅”也有“陷阱”。
“扶不起”的物流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梁春曉所說:“以前電子商務發展有三座大山阻隔:信用、支付、物流。現在信用和支付有一定程度的解決。更重要的問題是,物流困境還在,物流發展速度緩慢制約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京東商城劉強東表示:“電子商務正變得越來越‘重’。當每天的訂單超過1000個時,企業的大部分精力就在處理客戶投訴,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投資物流系統,1000個訂單造成的100個投訴就會讓企業每天流失100個客戶。”
從2010年下半年后,快遞公司更是頻頻出現“爆倉”現象,快遞也變成了“慢遞”,電商與消費者的投訴不斷。 顯然,物流配送的腳步跟不上電商訂單量的增長。
一般而言,電商企業多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不過在產品配送中,配送人員可能無法完全保障服務的質量,造成包裹延遲遞送、配送人員態度不佳等問題的投訴;此外,訂單處理的過程中需要雙方后臺系統的對接,而很多電商企業多采用自主開發的ERP系統,在對接中需要投資較多的資金和精力,而且安全性和穩定性都存在隱憂。
盡管部分電子商務公司自建物流,但絕不足以滿足電商市場需求,以京東為例,盡管“不遺余力地繼續投資物流、擴大訂單和售后處理能力”被放在“快速提高銷售額,穩步提升毛利率”之前,也花費了七成開銷用來自建物流,但這件事非朝夕之功,京東在大家電項目中的買家評論中,差評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環節。送貨慢、送錯貨以及物流損傷,成為投拆最多的問題。
應眾多電商企業、廣告主、代理商之約,9月23日Eworld2011電子商務世界將在京舉行,屆時將邀請100名電子商務發展的風云人物、意見領袖、行業精英,與眾多的電子商務領域的業者展開尖峰對話,探尋電商市場規模化增長的發力點,到底是拓展營銷渠道還是尋求投資,或是支付端……看EC100的各派風云人物有何高見!
EC100風云人物: 京東商城創始人兼CEO劉強東、樂淘CEO畢勝、億瑪總裁柯細興、五百城董事長兼總裁龔善斌、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拉手網CEO吳波、滿座網CEO馮曉海等各派大佬話語尖峰,煮酒論英雄,到底是自建聯盟or第三方聯盟?靠品牌or靠效果?綜合型or 垂直型?加速洗牌or供需兩旺?你能hold住嗎?Eworld2011電子商務世界報名進行中: http://www.adworld.org.cn/Eworld2011.html
About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
(DCCI DATA CENTER OF CHINA INTERNET,簡稱DCCI,www.dcci.com.cn),中國互聯網監測研究權威機構&數據平臺,獨立第三方,互動營銷之測量、分析、優化服務提供者。以Panel軟件、代碼嵌入、海量數據挖掘、語義信息處理等多種領先技術手段為基礎,進行網站、用戶、廣告、品牌實時監測、動態測量。在測量數據基礎之上,以統一體系方法、統一指標定義、統一數據結構,結合多種線下線上調研手段,為企業互聯網和互動營銷相關決策提供全面深入的數據測量、分析研究、決策優化、效能提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