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11月4日 /美通社/ -- 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三屆體育人工智能大會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辦。本次大會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首都體育學院聯合主辦,體育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首都體育學院體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承辦,得到了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大力支持。大會以"人工智能引領體育未來"為主題,旨在構建體育人工智能領域創新生態,促進學術研究、技術研發與產業實踐深度銜接,為體育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
本屆大會由戴瓊海等多位院士領銜、匯聚百余位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創新企業代表及青年科研力量。通過8個專題論壇與智能體育產業博覽會、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會、智能體育項目路演融資對接會、體育人工智能專委會工作會議等系列配套活動,全面展示智能體育領域的前沿成果,深入探討行業發展趨勢。
首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楊海濱致歡迎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于成文、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副司長隆勝軍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致辭。海淀區委書記張革、北京工業大學黨委書記何明等來自政府部門、高校及科研機構、企業的800余名嘉賓參加了活動。
大會開幕式由首都體育學院院長張霞主持。她表示本次大會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背景下召開,具有重要時代意義。大會旨在匯聚智慧、凝聚共識,推動人工智能與體育事業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創新發展。期待通過深入的交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賦能體育發展的前沿趨勢與實踐路徑,為推動體育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國家戰略貢獻智慧與力量。
首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楊海濱首先致歡迎辭,他代表學校對全體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人工智能正以顛覆性技術創新和多樣化成果應用,成為賦能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首都體育學院持續探索"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牽頭推進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課題實施落地、聯合北京電信領銜北京市"京小健""京小壯"智能體場景項目建設、與字節跳動火山引擎聯合開發"青少年健康大模型"和"全民健身大模型"、與安頓健康科技合作將AI技術應用于跌倒事件識別和健身行為精準監測、與科大訊飛在中小學無感運動監測領域探索創新、創辦英文刊《智能體育與健康》,逐步擴大我國體育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的國際影響力。他期待以本屆大會為紐帶,與各界專家凝聚共識,共同驅動體育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浪潮。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于成文在講話中指出,本次大會搭建起高端交流平臺,推動"政產學研"協同聯動,也是首都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生動體現。市教育兩委將體育與AI的深度融合作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的重要方向,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改革,大力促進體教融合向縱深發展。他高度肯定了首都體育學院在"京小健""京小壯"智能體建設、全民健身體育大模型等項目中取得的創新成果。他希望以本屆大會為契機,深化交流合作,共同開創智慧體育發展新局面。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副司長隆勝軍在講話中強調,人工智能技術正全面融入體育全鏈條、全場景,成為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在國家規劃的戰略引領與總局配套政策的系統部署下,智能體育新生態加速形成。他指出,首都體育學院在推動體育科技發展方面展現出強烈的使命擔當和卓越的創新能力,在全國率先圍繞體育人工智能開展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培養了一批高素質復合型體育科技人才;"體醫工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已被寫入《中國人工智能系列白皮書——體育人工智能》,發揮了重要的示范效應。他希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凝聚共識、深化合作,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科技強國注入新動能。
國務院參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與體育的"雙向賦能"?既能有力驅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行業的落地應用,也能促進體育領域在數智時代的高質量發展。體育人工智能大會聚焦國家戰略,自開辦以來,前沿成果落地生長、重大合作成果的不斷涌現,已成為我國"人工智能+體育"交叉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希望本次大會能夠催生更多跨學科合作項目,將共識轉化為推動?體育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實踐動能,為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上集中舉辦了三場重磅發布儀式。首都體育學院與字節跳動火山引擎聯合研發的創新性人工智能系統"全民健身大模型"、國家重點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安頓主動健康關鍵技術的產學研用實踐成果、范式網動AI+體育戰略解決方案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首都體育學院深化產學研用合作的豐碩成果,標志著學校在推動體育科技前沿創新與落地應用方面取得關鍵進展。
會議期間,首都體育學院成功簽署兩項戰略合作協議,分別聚焦校企聯動與校際協同,共同致力于培育體育科技新質生產力。其中,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將重點圍繞協同創新中心共建、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教融合方面展開;與北京工業大學的戰略合作則全面覆蓋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隊伍建設、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資源共享等方面,旨在打造首都高校協同發展的新范式,為教育強國建設和首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會報告環節由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宋永端,首都體育學院體育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霍波主持。8位行業專家分享了領域內最新研究成果及實踐應用。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秘書處(北京)秘書長、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以"創新驅動發展,攜手共創未來"為題作大會報告。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師范大學數理醫學院創始院長孔德興以"亥步體育健康智能體"為題作大會報告。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長聘教授陶建華、北京物資學院院長左敏,首都體育學院客座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客座教授、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郭留成,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趙曉光、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偉、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毋立芳等多位專家作大會報告。
本次大會是國內智能體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綜合性盛會,深度整合多方資源,標志著體育人工智能在學科交叉融合與產業生態構建方面邁出關鍵一步。首都體育學院作為體育科技創新領域發展的中堅力量,通過前瞻布局和多年深耕,構建起從理論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體醫工"融合創新發展戰略,為培育體育新質生產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新時代首都發展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