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4年6月26日電 /美通社/ -- 夏天的夜風中,總有一抹不同于其他任何一個季節的躁動氣息,或許這正是畢業季帶來的特殊意味。即將邁入社會的興奮、畢業日的狂歡,是夏的動感;而對青春點滴的不舍傷懷,對未來方向的未知,卻是夏的迷離。一如這個季節的多變,走在人生的一個重要岔口的畢業生們,也正面臨著一段新的人生旅途。脫離了校園,更現實的社會競爭與壓力,已可隱隱感知。
同輩們或出國、或就業的各就各位,自己的位置又在哪里呢?選擇了畢業后即就業,又是否已完全清楚自己的定位了呢?在面對眾多就業地點、行業選擇以及不同性質的企業時,眼花繚亂地蒙頭亂轉更迷失了方向。在畢業各項瑣事的忙忙碌碌中,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就業的形勢、理一理自己就業的方向,或許會幫助自己在這一段的行程中早早起步、更快發力,奔向更開闊的前方。
國內就業形勢復雜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27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問題沒有最難只有更難,被冠以“更難畢業季”稱號。總結2013年的就業情況,出現了逃離北上廣、二線城市吸引發力;薪酬期望漸趨理性;金融互聯網業仍然大熱,簡歷扎堆“高大上”職位的幾大趨勢。
一線城市崗位相對飽和、生活成本又高居不下;再加上二三線城市的迅速發展、就業缺口較大,許多應屆畢業們主動放棄了往年扎堆的北上廣,轉投東南沿海的二三線城市發展。此外,從百度指數2013年畢業生搜索熱門公司來看,排在前20位的仍以互聯網、金融為主;對建筑、會計與司法考試的資格證書追捧也熱度不減;反觀醫藥、制造、加工等傳統行業就業力缺口不斷擴大。
但能讓人心里稍稍喘口氣的是,就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發布的“2014中國大學生壓力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大學生期望月薪平均為3680元,跌至4年來的較低點,與2011年相比低了近2000元。薪酬期望的合理化,幫助畢業生們釋放了一部分的就業壓力,對于就業發展的定位也更易達成。
另一方面,雖然每一年的畢業季都被譽為“最難就業季”,但可看到各行業下不同規模的企業也在迅速發展,雇主的招聘意愿也有著穩步地提升。資料顯示,2014年,面向畢業生的職位發布量相比去年增長了10.14%;另由國內某知名招聘平臺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面臨畢業季,88.6%的國內企業雇主表示,在第二季度招聘計劃中,將比去年同期招攬更多的優秀人才。其中,增加招聘大學本科及研究生畢業生的企業占43.7%,增加招聘專科(高職)的雇主有40.6%,分別比今年一季度的調查結果高出了2%與6%。
國外專家來支招
面對挑戰與機會共存的日益復雜的就業形勢,也有許多畢業生選擇了出國。那么國外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又是如何?國外的同期發展,是否又有可供國內畢業生們借鑒的經驗呢?由北美較大在線招聘網站 -- 凱業必達(CareerBuilder)與其旗下全美大學生求職網站 CareerRookie,共同進行的一項新調查發現,57%的雇主企業宣布計劃招聘應屆畢業生,高于上一年的53%,以及2010年的44%。
在調查結果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盡管大多數招聘企業相信現在的畢業生已準備好邁入社會,但24%的雇主還是認為學院并不能使學生們完全適應企業中空缺職位的工作要求。
凱業必達北美主席,Brent Rasmussen 說:“教育能夠在技術空缺與提供有能力、效率高的就業力之間架設轉化橋梁,發揮其關鍵作用。大多數的招聘者認為學生們在學院高校中學得的技術與知識,與公司的所需相符。但還是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持反對意見。隨著在企業中所處職位越來越高,負責的工作越復雜,對于員工學歷的要求會超越員工畢業的水平。那么企業就有可能與學校合作,共同引導高校學生在學習時,為日后的工作做準備,擁有不斷提高的意識與方法。”
這一全美范圍的調查由 Harris Poll 代表凱業必達在2014年2月10日至3月4日進行,調查樣本囊括了2138位來自各行業、各類規模公司的招聘經理與人力資源專家。這些專業人士在“畢業生的就業弱勢、行業選擇的分析,以及利于未來職業發展的建議”三方面給出了詳細反饋,為了解國外就業情況、幫助國內畢業生清晰定位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1. 畢業生就業弱勢
首先來聽一聽此次調查中招聘經理所代表的企業雇主們的理由,為什么一些雇主會認為大學畢業生們不能勝任給他們的工作呢?大部分意見包括:
2.哪些職位畢業生們在第一次就業時需謹慎考慮?
除了自身能力的定位與評估,在入行行業的選擇上也應謹慎考慮,這對畢業生們的長期職業發展將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根據本次調查中受訪專家的意見,應屆畢業生們比已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士,會顯現出對某些特定崗位的準備不足。
雇主通常認為畢業生們最不適應的崗位有:客戶服務41%,公共關系與大眾傳播22%,業務拓展21%,銷售21%,公司行政崗位20%,以及 IT18%。
但另一方面,也有幾大專業對應著目前企業招聘時需求量較大的行業,前五位分別是:商業39%,計算機與信息科技28%,土木工程18%,數學與統計學14%,健康與相關診所護理14%。
3. 凱業必達(CareerBuilder)為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建議
盡管畢業生們受到經驗的限制,在首次就業時存在多方掣肘,但是日后的發展卻是自主可控的。為了幫助應屆畢業生們提高個人能力、獲得更好發展,凱業必達為畢業生們提供了以下三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