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6月26日電 /美通社/ -- 中國新一輪全面改革所啟動的經濟轉型進程,兼之陰晴難定的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對中國市場參與者們所構成的挑戰,正借助不甚樂觀的經濟數據而愈發顯著。尤其對于那些歆享黃金十年增長盛宴的商界贏家,如何因風向變換,于艱難轉型間善身有為,進而一同構筑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基于上述叩問,以“征程:重啟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的2014環球企業家第九屆年會6月20日在北京舉行。
本次峰會由環球企業家雜志社主辦,并聯合長江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北大國際(BIMBA)等國內武大頂級商學院作為學術支持機構。參會嘉賓既有微軟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賀樂賦(Ralph Haupter),諾華制藥中國區總裁徐海瑛,Infosys中國區CEO Rangarajan Vellamore等十多家大型跨國企業中國區負責人,更有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宏華控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弭等本土產業領袖。
在致辭中,21世紀傳媒CEO、《環球企業家》雜志社發行人沈顥表示,2014年必定是處于快速轉型期的企業家們一個轉折點,經濟增速放緩之后,如何處理長期結構性的問題,如何挖掘市場增長的新動力,如何平衡創新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則是企業家們必須正視且思考的緊迫問題。
在隨后的主題演講環節中,多位重量級商界領袖也對上述命題給出了各自不同的思考和結論。賀樂賦提出,微軟尋求新業績增長點的努力,將落腳于推廣微軟云移動服務和微軟生態系統的創新上,以此打通數字生活和工作間的物理界限,提升工作效率。
他表示,全球財富500強的公司55%都在使用微軟的云服務,200多項云服務共為微軟贏得了10億以上的全球客戶,而一旦微軟云服務得以在中國中小企業得到廣泛使用,則有望創造5500億元的新增收入和數百萬個新就業崗位。
諾華醫藥中國區總裁徐海瑛則以諾華醫藥由150年前的化工燃料企業轉型為制藥巨擘的歷史經驗指出,在醫藥領域,尋求長效增長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包括強大的基礎科學、藥物監管、知識產權和醫療保健系統,這有賴于政府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以國際合作提升偏低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則是中國醫藥乃至更多高技術行業的當務之急。
作為國內商界久負盛譽的“思想者”,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著重理清了企業差異化競爭與多元化經營的辯證關系。他結合首創集團立足七大產業多元化經營的實際經驗表示,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多元化,立足于順周期、逆周期行業互補且以特定行業為基礎資源供給的相關多元化,將有助于企業在轉型的復雜條件下對沖風險,實現持續增長。
摩托羅拉系統(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蔣浩將該公司在中國業務保持高速增長的關鍵,總結為四大因素,即保持行業領導力、強化技術革新力、提升升銷售競爭力和打造生態驅動力。他透露,摩托羅拉系統近年來專注于政府通訊、公共安全和企業市場的拓展鞏固,就高速增長的業績表現來看,這樣的商業策略相當奏效。
山特維克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張志強和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章維力,則分別從各自所處的機械制造業和半導體行業角度出發,介紹了各自企業在應對中國本土企業低成本挑戰及成本創新后回歸技術創新和組織再造方面的經驗教訓,同時對上述行業的發展遠景進行了展望。
與會的三十多位商業領袖,還就“經濟前景展望”“啟動消費引擎”“對標全球制造業”和“互聯網思維與公司競爭”等四個議題,進行了百億俱樂部閉門研討。德梁行北亞區主席張國正、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行長林志民、澳大利亞寶澤金融集團中國區CEO符曉、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柳工機械副總裁黃海波、施耐德電氣中國高級副總裁徐駿、保利協鑫首席技術官代冰等分別在會上做出精彩發言。
在峰會晚宴上,由環球企業家雜志社發起的2013年較佳表現公司50強和四十歲以下商業精英頒獎儀式也盛大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