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2月13日電 /美通社/ -- 2017第二屆中國新金融高峰論壇近日于北京隆重舉行,該論壇由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國務院參事室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指導,全國金融青聯聯合會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協辦。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劉珺,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云澤,中國光大集團副總經理葛海蛟等金融業知名人士,和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以及中央網信辦、農業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平安、螞蟻金服、拍拍貸、同盾科技、e簽寶等企業負責人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主題為“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的新型金融模式。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的在線電子簽名全生態平臺 -- e簽寶受邀出席了本次高峰論壇,并參與討論主題為“嚴守風險底線,擁抱‘強監管’”的圓桌會議。席間,來自中國銀監會審慎規制局、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戰略研究部、中國保監會償付能力監管部的嘉賓領導同螞蟻金服、拍拍貸和e簽寶等企業負責人談論強監管下對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的影響。
e簽寶CEO金宏洲表示,金融的創新,首要是需求和高效的配置,二是風險的防范控制。未來非現金社會將以信用為基礎,所以我們在以身份識別技術這方面尋求更新的突破,最終做到芯片級的安全證書的認證方式。另外,作為交易環節重要的一部分,確保用戶信息安全,我們會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支撐,從而實現更加透明、簡單、分布式的交易記錄。
如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蓬勃發展,也推動著傳統金融行業向科技金融新模式的轉變,其面臨的風險與傳統金融相比既有共性亦有其特殊性。但回歸金融本源,沒有信用便無金融。
正如黃奇帆副主任在大會開場時所透露,在遇到阿里小貸這種有良好的互聯基因與合理的小貸公司的基因之前,黃奇帆對網絡小貸P2P是最反對的,一概禁止,他自己的原話是“我在重慶沒有批過一個。”因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P2P平臺進行集資,失去信用,給投資人與借款人造成財產損失,又無法提供可靠證據,最后只能吃啞巴虧。
作為一個安全可靠的電子簽名服務商,截至2017年10月,e簽寶已經擁有52項著作權、16項發明專利,承擔2項課題項目。服務超過40萬家企業用戶,個人用戶突破6000萬,累計簽章量超10億次。其中,日簽量同比去年增加了2000%,這里大量的簽章次數多來源于現金貸和P2P公司,單個日簽量較大的企業為70-80萬次/天。面對風險性較高的網貸平臺以及龐大的簽章量,e簽寶運用其獨有的原文沙箱及存證保全技術,讓合同原文從始至終不會流出應用平臺,做到全程隱私化處理并不被更改,后期可隨時還原事實現場將投資人、借款人等風險將至較低。
在新金融蓬勃發展的今天,e簽寶愿作為信用的橋梁搭建起科技與金融美好未來,服務互聯網金融最終實現真正的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