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8年1月8日電 /美通社/ -- 脫貧攻堅,政府是主導力量,也離不開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積極參與。早在2011年,百年醬料品牌李錦記就結合自身行業優勢,創新推出“扶志+扶智”的公益模式 -- 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定焦”經濟欠發達地區有志青年,全額資助其接受職業教育,學習中餐烹飪。
轉眼,7年過去了,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的規模日益壯大并備受社會關注和認可。近日,憑借多年悉心耕耘,項目獲得信息時報頒發的“精準扶貧先鋒獎”。
希望廚師與李錦記的“美好”相遇
這便是貴州彝族小伙姬順國結緣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后,在北京6年時光的一個小縮影。
從2011年走到今天,像姬順國一樣的希望廚師,已有540多名。他們來自甘肅的大山里,來自貴州的小縣城,來自四川的地震災區,來自黑龍江的革命老區等,千里相聚,濟濟一堂。
目前,已有三批希望廚師共259人陸續畢業。絕大多數畢業學員進入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四五星級酒店工作。也不乏有勇于嘗試者,通過自己的努力開起了餐飲店。調查發現,畢業希望廚師月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初步具備能力帶領自身和家庭脫貧。
思利及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多年來,以職業教育為依托、立足于“智力扶貧”和“精準扶貧”的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得到了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李惠中先生的鼎力支持。除希望廚師項目外,李錦記回饋社會,舉措種種,不一而足。
集團傾力于教育事業,在中國各地捐建學校,當中包括在廣東珠海南水捐建的李兆南紀念小學、位于新會的李文達中學、位于四川綿陽市平武縣的李錦記博愛學校等。為支持祖國培訓醫學與科研人才,李錦記捐資清華大學興建“李文達醫學與生命科學圖書館”(后改建為“李文達醫學與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幫助打造領先國際蛋白質設施平臺。)2013年,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李錦記航天獎學金”,為國家航天事業培養后繼人才。2015年開始,李錦記在包括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在內的四所職業學校中餐烹飪專業設置“李錦記企業獎學金”,用于中餐餐飲人才的培養。
李惠中先生表示,“今年是李錦記創立130周年,李錦記將繼續秉承集團‘思利及人’核心理念,奉獻企業公民之力。希望廚師項目承載著農村地區青年學廚圓夢改變自身命運的希望,承載著青年家庭改善生活的希望,也承載著中餐業創新發展的希望。2018年,我們期待更多有志于烹飪事業的青年與我們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