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2018年7月12日電 /美通社/ -- 在全球進入品牌經濟時代的今天,“老字號”扮演著“扛旗者”的角色。那么在當下應如何助推老字號企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呢?
近日,2018嘉興市文博會在嘉興會展中心盛大舉行。此次文博會,是在前兩年三展合一“嘉興文創精品展.書展.童博會”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2018中國.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文博會期間,由嘉興市文產辦指導,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主辦,嘉興市文產辦支持,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大文化專委會、浙江省文化產業學會、浙江文商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標博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嘉興文博會“文化產業板”老字號高峰論壇在會展中心舉辦。
現場多家聞名遐邇的老字號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產業基金代表齊聚一堂,并通過案例分享、金融對接、品牌塑造等多層面多角度,分析闡述老字號企業未來發展趨勢。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伴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部分昔日輝煌的“老字號”在新時代卻缺失活力。建國初期我國共有“老字號”16000多家,到1990年其數量減至1600余家。
目前,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有1128家,發展比較成功的僅到10% ,絕大多數老字號品牌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存在諸多問題。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老字號企業在新時代活力的缺失?該如何解決老字號企業的發展問題?
在論壇對話環節,就老字號企業的發展,各大企業代表、行業專家紛紛分享了他們的寶貴經驗。
浙江標博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春林發表講話,同參會人員分享老字號企業的運營與發展。
鄒董提到,在競爭如此激勵的時代,老字號們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商標歸屬問題日益嚴重。近年來,中華老字號商標爭奪、商譽受損、商標搶注、技術創新等知識產權侵權事件頻發。不少老字號及大名鼎鼎的品牌紛紛倒下,這不僅僅是老字號企業自身的損失,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傷害。
如果再不加強老字號企業戰略實施,那么目前僅剩的1128家中華老字號,在未來某一天是否會瀕臨消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否還能一直走到底?
中華老字號是中國最具有商業文化底蘊和競爭力的代表。在當下需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完成與資本市場對接來提升品牌價值。但如果老字號企業商標品牌糾紛不斷,老字號價值又該如何體現?
商標是企業的重要識別標志之一,不僅是老字號企業需要加強品牌戰略實施,中小型企業同樣需要。
標博士,作為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提供商,十三年來一直專注商標注冊、商標轉讓、商標設計、專利、版權咨詢、品牌策劃等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為多家老字號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廣大企業做大做強走向國際市場貢獻一份力量。
但如何根本上解決老字號企業的商標品牌戰略問題?這不僅需要國家完善和重視老字號商標法律保護體系,同時也需要老字號企業加強品牌保護意識。
如今多家老字號企業的商標面臨搶注,多個老字號商標其他及相關類別掛在了商標轉讓市場行列。在商標資源如此匱乏的時代,商標注冊全類保護,已經是難上加難。
在今后,標博士建議老字號企業也能建立完善公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讓老字號品牌煥發新的生機。
在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老字號企業也需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進一步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助力文化產業騰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行。
更多信息,請訪問標博士官方網站:http://www.ppj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