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8月20日電 /美通社/ -- 近日,杏樹林立足銀川,依托線下實體醫療機構,成立了杏樹林互聯網醫院。消息一出,引發了醫療各界關注。2018年上半年,杏樹林商業化轉型動作頻頻,杏樹林私人醫生 VIPdoc,產品形態也越來越成熟。藥企商業端的產品線也逐步完善成型,從產品線到商業線那么,杏樹林頻繁的商業化運作,意欲何為呢?
杏樹林的兩款主打醫生工具類產品 -- 病歷夾和醫口袋,切入醫生的工作流,贏得了市場認可,擁有超過百萬用戶。但目前,兩款產品正在進行商業化轉型,轉型后的病歷夾和醫口袋將增加商業屬性,同時在不斷優化工具屬性的情況下,盡可能多地服務公司的商業整體業務。
除了 APP 產品商業化轉向外,杏樹林還加強了私人醫生業務和藥企商業項目的開發。作為杏樹林商業項目的主要業務線之一,私人醫生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于2017年進行了拓展 -- 面向企業家的VIPdoc 業務。
與此同時,杏樹林的多渠道學術營銷戰略越發成熟,藥企簽約項目越來越多,簽約額也出現大幅度增長,已經完成全年目標的五分之三,藥企商業項目成為整個杏樹林上半年業務量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杏樹林互聯網醫院成立,杏樹林的商業化轉型步伐加快。張遇升介紹,互聯網醫院的成立,將在杏樹林原有業務線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杏樹林的商業版圖,與更多的醫療主體形成商業互動,比如保險公司。雖然,保險業務一直不是杏樹林的業務重頭,但是杏樹林其實已經在探索適合自己的保險業務的商業模式。
杏樹林目前的商業化轉型狀態猶如一邊開飛機一邊換更好的發動機。在堅持拓展原有的業務線的基礎上,實現商業化轉型,不僅要面臨外部的業務承接風險,還要面對內部機構人員配比的調整,整個過程是很“痛苦”的,但是只要能堅持下來,就會飛得越來越高。
目前,杏樹林商業模式已經得到眾多投資方的認可,很多投資人對投資杏樹林表達了意向。經過了前幾年醫療資本市場的狂熱期、淘汰期,現在的資本市場越來越趨于理性,目前資本市場更多的是聚焦在行業頭部企業,對于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更為重視。
不難想象,杏樹林的商業化轉型對于提高市場資本的吸引力度具有重要意義。上半年,杏樹林的各項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僅一季度,杏樹林的商業簽約額度就超過了2017年全年。私人醫生VIPdoc、藥企商業項目、TPA 業務的簽約額度都創造了新高度,取得了新的突破。
杏樹林較快在2018年下半年,將進行新一輪的融資計劃。這不禁讓人想起了4月份平安好醫生的掛牌上市,在互聯網醫療圈又刮起了一陣“春風”。不難猜測,或許杏樹林將成為互聯網醫療資本市場的有力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