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1年1月7日 /美通社/ -- 回顧2020這特殊又不平凡的一年,從年初大家團結抗擊疫情,到年末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樁又一樁大事件,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一年里,李錦記堅持“務實、誠信”,在疫情下保民生、促生產,捐款捐物,詮釋了時代價值;秉承“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積極履行企業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社會責任,為四川成都這座城市注入溫暖的能量,在每一個重要時刻挺身而出,書寫了動人的篇章,樹立了民族企業的榜樣。
榜樣力量,薪火相傳。近日,由華西社區傳媒主辦的2020年度“天府榜樣傳媒大獎”,成都市商務局、成都市文廣旅局指導、成都日報社主辦的“社會公益 成都擔當 -- 2020成都企業社會責任獎”相繼公布榜單,眾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榜上有名。李錦記醬料集團憑借著這一年來為四川抗擊疫情、脫貧攻堅所做出的的貢獻,分別獲得“榮耀品牌榜樣”稱號、“2020成都企業社會責任獎”。
有擔當 李錦記與眾同行助力抗疫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為社會帶來多方面的沖擊。自疫情發生后,李錦記先后在國內共啟動五輪捐助,通過捐資捐物等方式先后支持廣東、湖北、四川和香港等地包括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基層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家庭、社區防疫工作者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對人民群眾進行生活援助,累計捐贈錢物逾500萬元。
4月,李錦記醬料集團通過成都市慈善總會向四川省人民醫院捐贈2000多箱醬料,向赴武漢支援的醫療隊以及留守四川的醫護人員表達敬意。
李錦記醬料集團助力抗疫的舉動也影響著它資助的“李錦記希望廚師”。
疫情期間,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快樂村,一名戴著志愿者紅袖章的少年每天都會出現在村口,對過往車輛認真檢查。他叫師有祥,彼時是一名高二李錦記希望廚師,因疫情導致開學延期,在家人的支持下,報名成為村里的防疫志愿者,負責在村口勸返點執勤,針對過來的車輛、人員,進行詢問,測量體溫并登記信息。“我做的這些事雖然小,但只要能為抗疫貢獻一份力量,自己心里就特別滿足。”師有祥說,平時深受李錦記和成都財貿職高的感恩教育,他學會了思利及人、造福社會,也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回饋社會。
有力量 李錦記十年圓873個廚師夢
事實上,通過“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希望廚師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還有中餐烹飪專業方面的技能。
2011年,秉承著“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企業使命,李錦記集聚各方力量,創新推出“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為中餐業發展培養未來之星。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公開招募有志從事中餐烹飪的青年,全額資助(全額學雜費+生活補助+交通補貼)其入讀國家正規職業高中中餐烹飪專業。
為了幫助更多的四川青年,2013年,在四川省委統戰部的支持下,“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落地成都,在成都市財貿職業高級中學校設立“希望廚師成都班”,主要招錄四川省內需要幫助的青年,并輻射中西部地區。
“學廚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 -- 這是很多李錦記希望廚師在報名項目時最初的夢想:他們多數出生在經濟并不寬裕的家庭,在完成初中的學業后,想學一門手藝減輕家庭負擔,改善家庭狀況……對于涼山州會東縣的青年袁興榮來說,他用了三年時間,通過“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完成了最初的夢想。
與第一次走出大山來到成都時不一樣,如今的袁興榮已經褪去了稚嫩與迷惘,下定決心要在成都的餐飲行業“闖出一片天地”。2016年夏天,袁興榮剛完成初中三年的學業,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沒有辦法支持他繼續念高中,想學一門手藝養活自己減輕家庭重擔的他遇見了“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在四川省委統戰部的推薦下,他順利通過報名、筆試和面試進入成都財貿職高,成為一名李錦記希望廚師。在李錦記的全額資助下,袁興榮完成了在校2年的學習,2018年6月起先后進入成都柴門餐飲、成都酈灣國際酒店實習、工作,從打荷實習生開始,慢慢得到了師傅的賞識,成為打荷部門的主管。
今年12月中旬,憑借著穩定踏實的工作經歷,成都壹酒店向袁興榮拋來橄欖枝。如今,他在壹酒店掌管著打荷、爐臺兩個部門,成為后廚的骨干,月薪5000元左右,不僅自己生活有余,還可以每個月寄錢回家,幫助家庭改善經濟。
截止目前,李錦記攜手成都財貿職高在希望廚師成都班共培養資助了313名有志青年學廚。和袁興榮一樣,他們因為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走近了自己的夢想,習得一門手藝改善家庭。在今年脫貧攻堅決戰年的大浪潮中,“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也為四川省乃至全國的脫貧貢獻了民族企業的力量。
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女士介紹,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意義不同尋常的一年。李錦記一方面積極履行民族品牌的社會責任:面對疫情時保生產、促民生,捐款捐物助力社會各界抗擊疫情;一方面繼續推動企業的社會責任項目“李錦記希望廚師”,為更多有志青年搭建改變自己的平臺,從大山來到大城市,通過教育扶貧遇見更好的生活,“這次李錦記能接連獲得兩項社會責任類的獎項,是對我們過去一年的肯定。未來,李錦記會繼續發揮榜樣精神,履行社會責任與擔當,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進一步提升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的影響力,為四川注入更多溫暖、有力量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