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2022年4月21日 /美通社/ -- 每年的4月22日,是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全社會對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自1970年創立至今,地球日的相關活動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始創于1888年的李錦記,一向重視可持續發展,貫徹各項節能環保工作,踐行"思利及人、造福社會、共享成果"的核心價值觀。位于廣東江門的新會生產基地設有一期、二期的太陽能光伏項目,太陽能板總覆蓋面積約5萬平方米,大幅節省傳統電力及天然氣能源的使用,其富余電量另可接入當地的社會公共電網,以緩解公用電緊張。李錦記亦是全球首家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地熱能源的醬油生產商,利用恒溫的地熱能源作調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水和電的消耗,碳排放可減少20%至60%。李錦記還積極推動"環保3R"理念(減少使用、物盡其用、循環再造),不斷優化與改良玻璃產品瓶、包裝紙箱等,降低資源損耗。
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的綠色生產措施
李錦記的所有生產基地均設有污水處理設施,更是廣東江門地區首家應用人工濕地技術來深度處理污水的食品企業。為此修建的"人工濕地公園"占地16000平方米,通過選擇植物種植,利用自然生態系統高效凈化污水,每天能凈化4000立方米。這里不僅有多重技術凈化后的尾水栽種植物,更有錦鯉養殖和觀賞區,實現了工業生產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以此增加廠房的綠化指標、有效緩解熱島效應。近年李錦記邀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媒體、企業等各界代表,在參觀人工濕地公園的同時,分享企業文化對可持續發展的引領作用、交流并探討節能環保的經驗及舉措。
新會生產基地在堅持綠色生產的同時,還肩負起向社會及消費者進行"環保科普"的責任,以各種新穎有趣的活動,吸引大眾關注及參與:于今年1月舉辦的"人生滋味,有‘李'相伴——攝影大賽",就是將人工濕地公園選為主要取景地。清澈的池水、靈動的錦鯉、茂盛的綠地……令參與此次活動的《羊城晚報》讀者、美食愛好者們贊嘆不已,紛紛舉起相機創作。
今年3月,李錦記還聯合廣州大洋網舉辦了以"‘醬'心質造,與‘李'童行"為主題的美術寫生研學活動。同學們在濕地公園了解李錦記的環保理念,認真取景、構圖、修飾、上色,通過畫筆將濕地公園的綠色建筑、荷塘錦鯉、蠔殼工藝品等一一展現。
在李錦記人工濕地公園舉行的美術寫生
此外,李錦記每年制作"可持續發展報告",以短視頻的形式,向社會、媒體及消費者傳播企業節能環保舉措、分享綠色生產的心得。
李錦記在節能環保領域的眾多舉措,深得各方認可并屢獲殊榮:2018年,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國家綠色工廠"稱號;2020年,新會生產基地更成為全世界發酵食品行業領域第一家獲得"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鉑金認證的企業。
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獲"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鉑金認證"
世界地球日不是"僅此一天"的節日,而需要日復一日的堅持貫徹。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表示:可持續發展是國家倡導的理念,也是李錦記多年來重要的企業發展戰略。與自然和諧共處,為后世留下青山綠水,是百年民族品牌的社會擔當;思利及人、造福社會、共享成果,亦是李錦記歷久彌新的秘訣。在這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李錦記將不斷奮進,創新經典、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