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5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光之樹科技創始人張佳辰就光之樹公司,以及關于隱私計算商業化的做出了一些討論。
2016年,隱私計算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從2020年開始,隨著Tiktok、滴滴等一系列事件,以及《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三法"地落地,隱私計算賽道迎來井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ner預測,2025年,50%的大型機構將采用隱私計算來處理不可信環境或多方數據分析用例中的數據。另據微眾銀行和畢馬威的隱私計算報告預測,中國隱私計算銷售和服務收入,三年內有望觸達100億至200億元。
國內第一批涉足隱私計算的創業公司大多成立于2017年前后,例如華控清交、光之樹科技、锘葳科技等;除此之外,一批大數據公司也轉型而來,例如富數科技、洞見科技等;互聯網巨頭方面,騰訊、百度、螞蟻等均在隱私計算賽道有所布局。
光之樹科技是隱私計算賽道初創公司的一個代表,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經獲得中誠信、險峰旗云、策源資本、第四范式、深創投等眾多機構的加持。光之樹科技目前員工近100人,擁有全國優秀的計算機及密碼學專家,其中產品研發團隊80多人,85%以上畢業于985/211高校,70%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公司創始人張佳辰畢業于哈佛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兩項碩士學位,并受到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聯合培養,現擔任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數字經濟理事會理事。
討論內容詳情如下:
Q:請介紹一下公司成立以來的重要發展階段?
A:2017年底到 2020 年,我們主要處于技術的研發和儲備期,主要把公司三大技術引擎(TEE、聯邦學習等)的一些框架和產品開發出來。然后進入到早期商業化階段,2019年,我們在金融和政務方面進行了一些部署。2020年之后,我們又和一些關鍵的數據伙伴建立了合作,把業務模式進行更多商業化地打磨。2021年,我們也做了很多和行業標準建立相關的工作。
Q:目前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A:商業模式的話,不同的版塊也是不一樣的,目前最主要的還是以軟件為主,也有一些訂閱和項目制的。但一般 G端用戶不太可能接受訂閱的方式,不過,G端客戶當中也可以摸索出一些標準化的解決方案。最后,就是一些偏產業數智化的一些客戶,能夠有一些偏訂閱式的模式。
Q:光之樹最早的時候,技術重心是在機密計算,當時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A:機密計算是我們開發的第一個引擎,并且也一直在持續性地做投入。主要是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從終局角度看,隱私計算大規模落地過程中會有比較重要的幾個點。一個是性能本身,而機密計算這種方案特性,在性能方面有很大優勢。從業務生產的角度來說,機密計算的便利性和實時性,都比較有優勢。第二,機密機算的通用性也比較強,不管是支持的模型種類還是角色引擎,都比算法類的方案廣泛的多。
最后,我們也比較早的知道,一些國產CPU廠商,為了對齊ARM的V9架構,也機密計算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所以我們當時看到了這種變化發生,并且開始參與其中。
A:光之樹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肯定還是產品和技術,包括一些前沿學術成果,怎么提高隱私計算的安全性、更高性能的一些方案。第二是怎么和應用環節相結合,例如怎樣把大量的數據應用模板嫁接到計算當中去。第三是在產業中挖增量,例如怎樣把數據價值通過融合的方式發揮出來。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也是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三個支柱。同時也覺得,產業當中的機會比單純做金融的更大。
Q:怎么理解光之樹提出的做生態思路?
A:我們想的是,怎樣才能有一個非對稱的優勢,提高我們的投入產生出比,然后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效果。因為隱私計算從數據運營、數據源,再到建模、軟件開發,所有環節全部自建的話,管理半徑是非常長的。所以我們的思路是,在重點領域,找到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進行深度合作。這對我們和客戶而言,都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歐美的大部分軟件公司,最終都會通過某種方式,把自己聚焦在主業上,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而且,把生態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戰略,這也對自身產品的完整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Q:有人說現在隱私計算市場僧多粥少,能談下對于市場的理解嗎?
A:現在很多咨詢機構,包括Ganter,都對隱私計算五年內的市場做了一些預測。所以我覺得,接下來主要還是隱私計算怎樣深入各個行業當中的問題。
現在,大家的中標基本集中在金融和政務領域,但其實隱私計算能cover的行業很多。我們除了在金融這些會早期采納的行業做深之外,另外也在向保險、產業數智化、順豐等這些行業客戶中做一些挖掘,我覺得這也是大家未來會共同努力的方向。
僧多粥少是正常的,因為任何一個行業一旦進入主流視野之后,就會出現大量的新玩家,但之后,就會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我覺得這是行業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過程。
Q:怎么看螞蟻、微眾、百度等互聯網領頭公司的隱私計算核心技術在行業內的地位?
A:我們公司2017年成立,當時隱私計算這個名字才確立不久,大部分公司也是這個時候開始探索的。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們和百度、螞蟻、微眾都是相伴而行的。
對大廠來說,業務投入的資金會比較充裕。但也會有一些限制,比如百度需要用自己主推的語言做一些TEE相關的開發。但對一些普通客戶來說,可能沒有那么高的技術水平去重新學習一門語言,所以從采納上,挑戰也會更大一些。我覺得,在隱私計算領域,目前大廠和一些頭部隱私計算公司的技術是在同一個水平上的。而且,初創公司會更加專注在一些領域進行投入和實踐,也會形成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