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2月4日 /美通社/ -- 世界癌癥日之際,為了更好地助力癌癥患者的高質量生存,幫助更多腫瘤患者樹立營養與運動的正確認知,專注于醫學營養的百年企業紐迪希亞作為公益支持方,聯合咚咚腫瘤科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推出特別策劃科普直播。活動以"打造腫瘤患者營養與運動康復方案"為主題,首映了腸癌患者海涵在接受規范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科學營養與規律運動重獲新生的勵志故事。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余震教授、紐迪希亞成人醫學營養事業部高級市場總監宋志全先生以及故事主人公海涵先生出席了活動,共同呼吁廣大癌癥患者通過科學的營養干預結合規律運動,改善身體機能,擁抱活力新生。
我國腫瘤患者營養不良高發,科學認知亟待提升
腫瘤患者長期面臨著營養不良的巨大挑戰。目前,我國腫瘤患者總體營養不良發病率高達80%[1],而營養不良不僅會造成消瘦、體弱,還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與對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下降、感染發生率增加,生活質量大幅下降[2]。而對于如何科學地補充營養,患者群體普遍認識不足或存在誤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對于惡性腫瘤患者及家屬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一半的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會選擇補品來補充營養,各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會使用偏方和保健品,只有約15%的人會使用專業的醫學營養品[3]。
營養運動相結合,照亮腫瘤患者康復之路
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營養治療是不可或缺的基石,有助于患者補充能量缺失鴻溝、增強體質,應對腫瘤治療的各種挑戰。關于營養治療的方式,余震教授表示:"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及時且科學的營養治療是降低因營養攝取問題而導致疾病進展或抗腫瘤治療療效不佳的有效措施。營養治療可以提升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使后續治療療效更佳。所以,我們非常提倡對患者實施全程的營養管理,貫穿術前、術中、術后,包括出院以后各個階段。當‘日常吃飯'不能滿足患者營養需要時,就可以選擇以‘口服營養補充'(ONS)為代表的營養治療途徑,為患者提供全面及均衡的營養,提升患者攝入的蛋白質含量,并調整與免疫相關的營養素含量,從而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余震教授還提到,除了營養不足,腫瘤患者也易出現肌肉萎縮、體能下降的癥狀。針對這種情況,遵循醫囑的適度運動不僅可以促進營養吸收,改善骨骼肌的功能與蛋白質合成代謝,還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體能,維持健康良好的精神狀態,幫助患者恢復機體功能,鞏固治療效果,提高長期生存質量。
推動營養治療普及,為中國人做真正的醫學營養品
作為本次活動的公益支持方,紐迪希亞一直致力于促進營養治療在腫瘤患者群體中的普及,倡導營養治療與運動協同的科學觀念,助力患者打好腫瘤防治阻擊戰。紐迪希亞成人醫學營養事業部高級市場總監宋志全先生表示:"作為一家專注于醫學營養的百年企業,我們深耕醫學營養領域并不斷創新。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我們以‘為中國人做真正的醫學營養品'為使命,立足腫瘤、老年、炎癥性腸病、卒中等患者群體的需求,提供多元、優質的營養解決方案。未來我們也將持續致力于醫學營養知識的科普,繼續幫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重獲健康希望。"
[1] 宋春花,王昆華,郭增清,等.中國常見惡性腫瘤患者營養狀況調查[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20,50(12):1437-1452. |
[2] 郭苗苗,陳湘玉,袁玲.腫瘤化療患者營養支持及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5(21). |
[3] 姚慶,高海蓉,徐蓓,楊平,姜立經.惡性腫瘤患者及家屬營養健康教育現狀和需求調查.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2(43):267-2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