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7月20日 /美通社/ -- 近日,標普全球( S&P Global)發布首份《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2023》。化工新材料央企中化國際(600500.SH)憑借在ESG方面的優異表現,從1,590家被評估的中國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88家入選年鑒的企業之一。
中化國際董秘柯希霆表示:"我們非常榮幸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這意味著中化國際在 ESG領域的實踐與成效得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進一步認可,我們將持續深化ESG 治理水平、提升ESG績效,不斷增強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創造能力。"
標普全球自 2008年起每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年鑒》,獲得全球包括ESG投資者在內的利益相關方廣泛關注與認可,其采用的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簡稱CSA)亦是國際領先的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工具和數據庫。今年,標普全球首次發布《可持續發展年鑒(中國版)》,對2022年基于CSA被評估的1,590家中國公司進行嚴格篩選,識別并表彰88家在各個行業中展現出可持續發展優勢的中國企業。
近年來,中化國際在 EcoVadis、MSCI、萬得等主流機構的ESG評級中的評級表現持續提升。2022年,中化國際在萬得A股上市公司ESG評級中獲得AA級,并位列材料板塊第1位。
外界認可的背后,是中化國際在 ESG領域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公司自2005年起已連續19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積極參與響應業務所在地政府、行業、國內與國際社會發起的各類可持續發展倡議,將ESG治理全面融入公司戰略和經營管理,結合公司實際,構建科學、專業、成熟的 ESG 管理體系,充分識別環境、社會與治理相關因素對公司的影響,以目標為導向進行有效管理,推動企業發展和履行責任的良性循環。
2022年,中化國際在以董事會為最高管治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三級治理架構"下,從頂層設計出發,系統推進ESG管理體系建設,全年落實38項ESG年度行動計劃,以全力推動公司"FINE 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十四五"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如期實現。
作為深具社會責任感的化工新材料央企,中化國際在環境方面加速綠色轉型,制定低碳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全面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完善綠色融資管理體系,并通過工藝升級、設備升級、能源替代、循環利用等方式全力推進節能減排,不斷提升綠色發展競爭力。
2022年,公司實施32項重點降碳項目,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減少46,000噸二氧化碳當量,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和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20年末分別下降了14%和11%,累計創建工信部綠色工廠5 家,石化聯合會綠色工廠10 家,并成功發行上交所首單35億元可持續發展掛鉤公司債。
在社會責任方面,中化國際與利益相關方攜手合作,互惠共贏。公司秉承"以客戶為中心"服務理念,提升產品質量,創新服務能力,持續提高客戶滿意度;將可持續發展原則融入供應商管理和采購業務的全流程中,帶動合作伙伴共建可持續供應鏈;尊重和保護員工人權,為員工提供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豐富的發展資源和安心舒適的工作環境;通過發揮行業屬性和自身優勢,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和社區關愛活動,促進企業與社區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