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4年4月30日 /美通社/ -- HRoot大中華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品牌100強評選已經歷經十余年,在這期間,我們不斷完善該榜單的客觀性與公正性。評選標準從最初的品牌影響力,擴大至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財務狀況、成長性、創新性等更多維度。
如今,HRoot將品牌100強榜單升級至年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榜單100強,以期能夠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應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市場動態,體現各賽道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發展。為此,在機構報名評選之后,我們向機構收集了相關的營收、增長、研發等數據指標,同時與第三方征信機構合作,交叉驗證參評機構提供數據的真實性。最后根據各項數據表現確定入榜名單。
我們也將不斷完善"年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榜單100強",客觀、真實地反應市場動態,也歡迎各位業界同仁提出寶貴意見,一齊推進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
01 參評機構基本信息
(一)參評機構主營業務分布
2023年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榜單100強顯示,其中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機構占比40%,人力資源軟件機構占比23%,招聘與雇傭服務機構占比17%,人力資源咨詢機構占比10%,培訓機構占比10%。
(二)參評機構企業類型分布
在企業類型方面,民營企業占絕對主導地位,占比73%。外資企業占比16%,中外合資企業占比5%,國有控股企業、國有獨資企業、中外合資均占比2%。在企業規模方面,100人至499人企業比重接近一半,占比47%,500人-999人企業占比18%,3000人以上企業占比10%。
(三)參評機構企業規模分布
近9億勞動力、1.8億多戶經營主體,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豐富的人力資源稟賦,為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近年來,人力資源服務業行業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根據人民日報披露,2022年,我國共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3萬家、實現營業收入2.5萬億元,較10年前分別增長2.2倍、4.4倍。人社部的數據顯示,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及行業從業人員數保持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3萬家,從業人員104萬人,分別同比增長6.6%和0.8%,人力資源服務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02 參評機構財務表現
參評機構營收總覽
本次評選,參評機構營收達1億至10億比重最大,占比達33%,接下來為10億至50億企業占比24%,5000萬至1億緊隨其后占比16%。其余營收分布占比均在10%以下,1000萬至3000萬占比6%,3000萬至5000萬占比6%,50億至100億占比5%。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面臨新形勢和新常態,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我國的突出優勢,人力資源服務業在提高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效能、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次參評機構營收在10億以上的占比24%。在東部地區、華南地區的地方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往往具有良好的經營能力和穩定的現金流。科銳國際、BOSS直聘等數家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大量產業資本、互聯網資本紛紛進入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寶武鋼鐵、海爾集團、中遠海運、順豐集團以及字節跳動、騰訊、新東方等知名企業以全資或控股等方式成立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跨界融合趨勢明顯。
營業利潤方面,超過5000萬利潤的機構占全部參評機構的29%。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例迅速提高。第三產業具有人員密集、人員流動大燈顯著特征,催生了我國人力資源行業向更廣闊的業務領域擴展。從本次參評機構中可以觀察到,人力資源外包賽道的企業,靈活用工市場的增長潛力正在逐漸凸顯,企業營收增長率樂觀。
03 細分賽道財務表現
(一)人力資源外包賽道
對于發展歷程較長的人力資源外包賽道,頭部企業格局明朗清晰,且發展態勢良好。這些頭部企業在鞏固自身競爭優勢的同時,積極向其他人力資源模塊進行業務布局,實現價值鏈的延伸。在各類科技的賦能作用下,逐漸實現從勞工派遣到高端人才尋訪、人才培訓及組織能力建設等服務業態的拓展和升級,以滿足企業、勞動力、社會三方不斷發展變化的用工及就業需求。從企業的地理分布上觀察到,以北京、上海、廣州為重點的核心區域,將進一步帶動周邊區域外包服務產業的協同發展。據前瞻研究院預測,未來5年,預估人力資源外包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在19%左右,到2027年,國內人力資源外包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
(二)人力資源軟件賽道
人力資源賽道呈現高增長率,低利潤的現狀,接近七成參評機構營收增長率高于10%。中國人力資源軟件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細分賽道,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及AI等技術日益成熟,驅動了軟件賽道的突破與高速發展,同時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的大勢所趨,都為人力資源軟件賽道的發展不斷加碼。人力資源軟件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輕資產品,為降低企業現金流壓力,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
2023年的HR SaaS賽道熱鬧喜慶,北森成為港交所HR SaaS第一股,根據灼識咨詢,按照2021年收入計算,北森是中國最大的云端HCM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占11.6%。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云端HCM解決方案市場規模仍遠小于美國,2021年美國按收入計的云端HCM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是中國的17.5倍,這一差距預計于2027年迅速縮小至僅5.6倍。"北森作為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HCM SaaS解決方案提供商,率先登陸港交所,對于相關行業具有重要意義。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國數字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獲得更多認可,邁入新階段。"
(三)人力資源招聘與雇傭賽道
招聘與雇傭賽道的參評機構有接近五成營業收入超1億元,有兩成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有三成的營業收入增長率超過20%,同時有接近三成的營業利潤超過1億元。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業態的發展,在線招聘迎來加速發展,并且伴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的發展,招聘信息實現了精準投放與傳遞,使得招聘過程更加高效,互聯網招聘行業的潛力尚未被充分挖掘。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網絡招聘市場規模同比增長9.2%,達175億。招聘這件事,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越來越重要。不過,供求雙方的需求都變得多元化,招聘溝通變得更加直接、透明,以及新技術的應用,都讓招聘變得越來越不一樣。2022年快手、趕集直招等推出直播招聘。同時"直播帶崗"也深度應用到地方政府就業公共服務中。另外有不少企業嘗試元宇宙招聘,借助"游戲化場景生成"、"實時音視頻交互"和"虛擬社交身份"等技術創建招聘場景下的多個虛擬空間,如元宇宙空宣、元宇宙open day、元宇宙面試間等,以全新的方式吸引候選人,打造雇主品牌。
(四)人力資源培訓賽道
培訓賽道有接近四成的參評機構營業收入超過1億,有接近三成的參評機構營業增長率超過20%,僅兩成的參評機構營業利潤超過5000萬。
企業培訓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垂直細分,開始進入穩定增長的成熟階段。在新技術的加持之下,績效導向與全員培訓將助力企業構建終身學習生態,數字化學習、混合式培訓、項目制運營和輕量級咨詢將成為驅動新一代企業培訓產品及服務增長的新動能,行業步入"科技賦能,服務縱深"的發展階段。
(五)人力資源咨詢賽道
人力咨詢賽道的參評機構有兩成營業收入超過1億,有超過三成營業增長率超過20%,有兩成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共研產業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人力資源咨詢市場規模408億元。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全產業鏈覆蓋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從供給端看,人口紅利逐漸減少,用工成本不斷上漲,從需求端看,在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興業態涌現及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的推動下,各行業用人單位對于用工降本、用工形式多元化、靈活可控的需求逐漸提升,促進行業向"專、精、深"方向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人力資源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大數據分析、云存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起與應用,人力資源服務業也向智能化進行轉型與升級。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正在將新技術與傳統人力資源服務產品結合,實現對客戶群體需求進行精準定位,完成對客戶的精準服務,以達到更好的用戶體驗,進而形成更趨個性化與智能化的產品。未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人力資源服務平臺、產品將進一步常態化,招聘、測評、培訓、薪酬、派遣等服務皆可實現各自的信息化以及各模塊之間的信息關聯。
2023年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榜單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