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2024年9月20日 /美通社/ -- 9月13日,在青島召開的"第九屆SID顯示新技術研討會"期間,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簡稱"TÜV萊茵")與國際信息顯示學會中國區(SID China)聯合宣布,其共同發起的"顯示產業鏈碳排放分析和計算方法工作組"和"獨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工作組"正式成立。
SID全球下任主席嚴群博士、SID大中華區主席(Cross Strait Regional Vice-President)、海信視像首席科學家劉衛東博士、SID北京分會理事、東南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保平教授,TÜV萊茵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全球副總裁郝福來(Frank Holzmann)、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區域總經理劉喜強、可持續發展業務經理趙心悅等雙方代表出席了啟動儀式。
今年7月,TÜV萊茵與SID China聯合發起成立"顯示產業鏈碳排放分析和計算方法工作組"和"獨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工作組",旨在匯聚業界專家的智慧和力量,推進基礎研究和技術交流,為顯示行業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歷時2個月的招募,兩個工作組正式成立。"顯示產業鏈碳排放分析和計算方法工作組"吸引了來自40家單位的47位專家參與,將通過研究并制定顯示產品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動顯示產業鏈減排發展與應用以及相關標準的制定,助力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管理。"獨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工作組"則由來自63家單位的78位專家組成,將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視覺健康管理,建立人因研究數據庫,持續探索顯示設備的視覺與非視覺健康影響,打造符合用戶感知屬性的顯示設備評價體系及實驗室。
同期,TÜV萊茵聯合SID China舉辦專題論壇,圍繞"顯示碳排放檢測技術"和"顯示人因和視覺健康評測"進行探討和交流,進一步推動顯示技術在用戶體驗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表現,促進顯示行業朝著更加健康、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
在"顯示碳排放檢測技術"論壇上,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北京沃爾德金剛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何敏、SMC自動化有限公司節能中心負責人陳晨以及TÜV萊茵專家趙心悅,分別聚焦"全球氣候治理與碳中和:新形勢、新變局與新共識""探索BDD電極在半導體顯示領域有機廢水處理的應用""氣動技術創新助力顯示行業節能減碳""國際國內碳排放管理相關法規政策及其發展趨勢與挑戰"等主題展開分享。
在"顯示人因和視覺健康評測"論壇上,上海復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樂剛、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講師徐力豪以及TÜV萊茵專家劉喜強,分別就"新型顯示產品的光學檢測新方法""基于Helmholtz-Kohlrausch效應的感知亮度修正模型""智能顯示產品的護眼與健康研究"進行了解讀。
隨著5G、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技術逐步成熟,顯示產業作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將持續引領電子信息產業的升級發展。龐大的中國市場將是全球顯示產業持續發展的推動力。TÜV萊茵深耕顯示領域數十載,針對各類產品推出了安全、質量、性能、用戶體驗以及可持續相關標準和認證服務,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未來,TÜV萊茵將繼續攜手SID China,積極推進兩個工作組開展相關研究和推廣工作,共同為顯示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