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AI認知進化,亮點一覽
上海2025年11月5日 /美通社/ -- 11月5日下午,由易路主辦的「人機重塑,共建XIN生態」全球企業AI云端數字峰會暨2025企業AI HR創新應用案例頒獎盛典,震撼開講。
作為人力資源領域的首場數字人云端峰會,本屆峰會聚焦AI前沿視角與技術創新落地,為期3天,基于多視角與大家云端共議「人機重塑」:
峰會首日,圍繞AI學術日這一核心議題,主辦方力邀中歐商學院譚寅亮教授,易路人力資源科技董事長&CEO王天揚,ABPMP中國區Wu Feng、楊濱,復星旅文AI+總經理、首席技術專家王大鵬出鏡,從理論梳理、趨勢解讀、實踐落地等多角度創新解讀:
01、探索AI演進:
圍繞《AI浪潮下的商業化變革》,中歐商學院的譚寅亮教授深入淺出回答了AI時代下商業經營尤為關注的3大問題,即經濟增長為何從慢到快切換、AI為什么常"看得到、摸不著"效益、企業應如何從"工具使用"走向"流程重構"。
他指出:與之前數字化工具主要提升信息傳遞和處理效率不同,生成式AI具備一定的認知和創造能力,有望直接參與知識工作、創意生成和復雜決策過程。這預示著技術滲透的廣度和深度將達到一個新量級。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AI極有可能成為驅動下一輪長期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或者說智能革命的新篇章。
與此同時,譚教授在分享中引用了一個經典比喻——"AI是新時代的電力",指出AI的真正影響力將是"系統性的",企業需要學習如何讓AI融入運營的神經系統;未來的競爭,將不再只是"有沒有AI",而是"AI與你的業務流程結合得有多深、多智能"。
當AI像電力一樣滲透到每一個環節,它就不再是"前沿科技",而是"社會基礎設施"。到那時,我們可能也會像今天對待電力一樣——不再刻意討論AI本身,而是理所當然地依賴它去支撐一切經濟活動。
02、共議AI賦能:
AI浪潮下,"組織將如何被重構,我們又將如何應對",成為企業和個人無法回避的時代命題。據此,易路人力資源科技董事長&CEO王天揚先生,以《AI原生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終極躍遷》為核心議題,做精彩呈現。
王天揚先生表示:在傳統組織中,AI被視為提高個體效率的工具。而在AI原生組織中,AI是組織的"集體智能外腦",它擴展了組織的知識邊界和認知半徑。這意味著:
談及AI原生組織的諸多特征,王天揚先生將其總結如下:
而伴隨AI日益成為組織進化的核心驅動力,傳統的人力資源規劃將逐漸失效,AI Agent、數字員工等"硅基勞動力"將被視為與"碳基勞動力"(人類員工)同等重要的組織資產。從"人"到"人+算力"的混合規劃,將驅動HR的戰略職能之一轉為探索在不同業務場景下的、"人"與"算力"的最佳黃金配比。
03、洞悉AI趨勢:
當AI襲卷,AI替代焦慮隨之而來。對此,ABPMP中國區主席Professor Wu Feng基于前沿咨詢視角提出質疑:麥肯錫和麻省理工的調研數據均顯示,人工智能的失敗率高達90%。為什么?
2024年,麻省理工學院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給出了答案——基于人工智能流程自動化的生產力非常有限,不到1%,而且我們很難通過人工智能實現100%流程自動化,只能自動化其中的 10%。因此,我們應明確:人工智能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為了提供幫助、增強人類能力。
人機共生時代已然到來,人機該如何共處?針對此,ABPMP中國區副主席楊濱先生為我們梳理分析5種人機關系:
楊濱先生指出,這五種人機關系并非互斥,而是在不同業務場景和技術成熟度下并存和演進。伴隨人機流程的逐步重構,到人智融合流程重構,人類智慧與機器智慧將實現深度結合和雙向增強,形成一個全新的、更強大的協同認知系統。
而在這一模式下,流程本身會隨著人智的實時互動和學習而動態演化,實現創新能力和復雜決策質量的飛躍。
04、聚焦AI落地:
而當回歸到如何將AI技術轉化為真實的生產力,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旅游休閑度假集團——復星旅游文化集團的AI+總經理、首席技術專家王大鵬先生,基于集團自身實踐帶來鮮活案例。
王大鵬先生指出,在圍繞"AI First"戰略,復星旅文致力于成為全球第一的AI度假品牌。這不僅意味著技術層面的探索,更要以極致的客戶體驗為錨點,構建系統性的AI組織能力,故而需要構建起基于AI戰略的雙輪驅動:
為了支撐這一戰略,復星旅文逐步構建起強大的AI全棧支撐能力,包括:
基于大模型技術、多模態交互預計機器學習等多重AI能力加持,復星旅文引領全球AI度假產業的宏偉藍圖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探究AI理論,更需AI能力加持
11.05-11.07,創新呈現,持續呈現!
敬請鎖定易路官方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