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10月23日電 /美通社/ -- 在全球頂級金融學術期刊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金融經濟學雜志》,簡稱 "JFE")近期公布的 "Hall of Fame"(名人堂)論文榜單上,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所參與合著的論文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中國的法律、金融和經濟增長》)以自2005年發表起年均29.3次被其他發表在學術雜志中論文的引用次數榮膺 "all-star"(全明星)論文。該論文作為首篇發表于國際一流金融學術雜志上深入研究中國金融體系的論文,對中國金融的國際化研究影響深遠。
JFE 作為涵蓋金融經濟學理論和實證研究課題的同行評議學術期刊,與 Journal of Finance(《金融學雜志》)和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金融研究評論》)被公認為全球三大頂級金融期刊。JFE 公布的最新榜單的篩選包含了1974年至2012年間所有發表的論文,甄選標準為自發表起年均被引次數不低于10次(或每卷期刊中年均被引次數較高的兩篇論文之一)。在入選的274篇論文中,按論文年均被引次數排名,錢軍教授參與合著于2005年發表的論文列第27位。而在排名前20的論文中,大多可稱為開創現代金融學的“經典大作”,其中包括較早系統論述企業“代理人”問題的 Jensen、Meckling 教授合著發表于1976年的論文,解析股市和債券市場風險因子的 Fama 教授(2013年經濟學諾獎得主)與 French 教授合著發表于1993年的論文,以及研究信息不對稱對公司融資和投資決策影響的 Myers、Majluf 教授合著發表于1984年的論文。
而根據谷歌學術索引 (google scholar) 最新數據統計,"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的被引次數已逾2100次(包括工作論文,專著和書籍章節的引用),在所有發表于一流國際雜志中研究中國經濟和金融問題的論文中名列前茅。錢軍教授與合著者(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 Franklin Allen 教授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錢美君教授)在該論文中主要闡述了中國模式與許多西方國家的發展道路和所作研究的不同之處,尤其是在沒有英美式的成熟法律體系或有效的正規金融體系(包括金融市場和商業銀行)的環境下,中國如何取得驚人的經濟增長。文章首次提出了另類融資渠道和非正規治理機制的作用,并成為第一篇發表在一流金融學術雜志上關于中國金融體系的研究論文,論文引發了大量對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金融體系,尤其是非正規的治理機制及融資機構在促進這些國家經濟增長過程中所起作用的相關研究。
在錢軍教授全職回國加盟高金之前曾任美國波士頓學院卡羅爾管理學院金融系終身教授,他致力于以國際化的研究推進中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和經濟轉型,研究領域包括理論和實證公司金融、金融機構等諸多課題。他在其他國際頂級學術刊物如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國經濟評論》), Journal of Finance(《金融學雜志》,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金融及量化分析雜志》), 以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國際經濟學雜志》)等發表多篇論文,并擔任國際一流學術雜志 Review of Finance(《金融評論》)副主編。錢軍教授還先后參與了《談中國巨大的經濟變遷》、《新興的世界經濟巨頭:中國和印度》、《作為新興的金融市場: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法治法規的全球性展望》等多部專著中有關中國和別的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發展的章節的編寫工作。